七月三日晚至四日,貴州省銅仁市東南部遭遇強降雨天氣,銅仁市碧江區六龍山鄉出現特大暴雨,降水量為兩百一十二點七毫米;兩個縣十二個鄉鎮出現大暴雨,三縣五十六鄉鎮出現暴雨。圖為萬山區謝橋新區洪水內澇情景。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長江下游多個省市近日遭暴雨侵襲,沿岸城市幾乎浸泡在水中,受災人口超過三千萬,死亡人數更增至一百八十六人。由於氣象局預測,未來十天還將出現兩次強降雨,災情暫時難見緩解。
大陸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指出,迄今全國共有二十六省一千一百九十二縣受災,五點六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高達五百零六億人民幣(約台幣兩千四百七十三億元)。
安徽、湖北、湖南省先後發布紅色暴雨預警,湖北大同鎮甚至發生山泥傾瀉,導致九人被活埋,武漢市則有十處地區淹水,至少四條主要道路積水情況嚴重,令交通陷入停擺,省政府派出兩千五百官兵到災區協助救援及疏散。
另外,安徽亦遭多次強降雨襲擊,降雨量比同期多出六倍,截至三日也有二十五條河流超過警戒水位,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
多條運河告急 鐵公路交通癱
繼長江發生嚴重洪災後,第二波則出現在江蘇省太湖,當地水位甚至超出警戒水位零點八四公尺,是一九五四年以來第四高水位,長江、太湖、京杭運河亦全線告急。
首當其衝的是位於太湖邊的宜興,當地部分屋苑淹水嚴重,部分地段積水至腰間,嚴重影響民眾的出行,至今已有近五千人獲疏散。
氣象局預測,今年首個熱帶氣旋尼伯特將於周四前後影響太湖流域,令當地防汛抗洪形勢極為嚴峻。
中國大陸南方地區近日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湖北、安徽、重慶等地公路因雨毀損中斷,部分鐵路旅客列車停駛,已造成人民幣八點八九億元(近台幣四十五億元)損失。
中新社報導,中國大陸交通運輸部昨天表示,湖北省進入第四輪強降雨,受此影響,截至三日下午三時,全省普通公路累計中斷六百六十九處,其中,國道、省道幹線公路累計中斷三百零一處、農村公路累計中斷三百六十八處。
入汛以來,安徽大部分地區就先後出現暴雨、大暴雨。截至三日下午五時,安徽省仍有十九條國省道、縣道的四十八處路段因暴雨阻斷,全長約一百零九點七公里,分別位於池州、宣城、阜陽、安慶、六安、蕪湖、銅陵境內。
此外,武漢鐵路局也表示,受連日強降雨持續影響,京九、京廣、麻武等鐵路線路部分區段出現嚴重水患,影響行車,導致武漢鐵路局管內三日始發或途經十七趟、七月四日十趟、七月五日一趟共二十八趟旅客列車都停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