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去年五月,新竹縣十四歲少女黃書虹和十五歲姊姊黃書亞,到泰北擔任一個月的義工,同年暑假黃書虹帶十三位桃竹苗、台中、台北等地青少年,再到泰北進行十二天義工服務,公視也陪同前往全程紀錄,並選在今天四月四日兒童節播出紀錄片「我和我的阿卡朋友」,讓大家換個角度看青少年。
「我和我的阿卡朋友」播出時間是今晚五時三十分至六時三十分,頻道是公共電視。
青少年義工服務的地點在泰北以馬內利恩慈育幼院,這個阿卡族村莊住的是茅草屋,缺乏電力、自來水和垃圾車,村裡黃土路每逢下雨就泥濘難行,族人因沒身分證,無法離開所住區域,沒機會讀大學,也因貧窮和戰亂,孤兒特別多。十七年前,台灣來的牧師林美雲在村裡蓋育幼院,照顧阿卡族孤兒,目前已收容六十五名院童。
義工領隊黃書虹表示,泰北服務期間,早上不到五時就起床,在育幼院小孩上學前,幫他們複習英文;白天則從事社區服務,以阿卡族傳統工法蓋房子,讓社區孩子有學中文的教室;去村裡托兒所幫很少洗澡的阿卡族小孩洗澡;傍晚則教院童中文。
幫村裡托兒所的小孩洗澡,又是個獨特體驗。就讀長庚護理科的義工彭詩惠表示,有機會她會號召醫學院的學長姊,和具有專業衛教知識和技術的義工來泰北幫忙。
今年初,十三名義工中的彭詩惠和徐穎柔又利用寒假前往泰北服務。彭詩惠說,「義工沒有報酬,但能因為自己的付出,讓其他人過得更好,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