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肝癌研究重要突破,國衛院團隊歷經十年,找到和肝癌有關的「抑癌基因」,一旦此基因出現變異,抑制肝癌作用就失效,罹患肝癌風險增加,這項發現可望應用於肝癌的風險評估與早期偵測。
這項研究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高雄醫學大學、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等組成的肝癌研究團隊發現,研究成果已於五月二十日刊登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
參與的研究員蔡世鋒說,醫界以往認為,癌症的關鍵原因,在於基因蛋白質結構產生變異,就像是汽車引擎零件損毀,導致汽車開不了,產生癌症,但檢查結果卻發現,很多人引擎零件明明沒問題,還是發生癌症。
「既然引擎沒壞,那我們就檢查是不是引擎的發動器出了問題」蔡世鋒說,這是醫界少有的創新思考方向,果真發現一個名為「DKK2」的抑制肝癌基因,就如同引擎的啟動器,一旦壞了,導致罹患肝癌風險增加。蔡世鋒指出,這種創新思考方式可能也適用其他癌症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