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醫院器官移植存活率 資料提供/健保署2003至2014年資料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北訊】健保署昨公布十二年來二十六家器官移植專責醫院存活率排行,成大換心、義大換腎、高雄長庚換肝、台大換肺存活率居該領域之冠。單看數量,台大換心就有三百二十二件,高雄長庚換肝個案超過一千件。但不少醫院移植個案寥寥可數,台北慈濟心臟移植進行五例、肝臟僅二例,在眾多移植醫院當中,數量相對較少。
對等待患者不公平
健保署對於移植個案數明顯較少的台北慈濟、北醫、國泰等醫院,為確保患者權益,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日前開會議討論移植醫院退場機制,結果已送衛福部,最快一個月內公告。對此北醫表示,退場對醫院整體營運並無影響,但對該院等待移植的患者不公平,希望能持續執行移植手術。
健保署長暨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說,上個月登錄中心討論此案,不少與會人員認為應設退場或廢止資格機制。但廢止前,應由主管機關設置相關專家會議,醫院代表於會中陳述及說明理由後,再依據會議結果,決定資格展延或廢止。
初步退場機制為施行器官移植手術醫院的核定期限將設定為四年,其中心臟移植擬訂定醫院每四年施行移植手術未達一例,肝臟則設定為每四年移植未達四例,腎臟每四年未達六例以上、眼角膜每四年未超過十例以上,經專家會議審查後,可能廢止其器官移植醫院資格。
器官移植以肝臟費用最高,平均每名患者約需一百四十萬元,其次為換肺一百三十七萬元、換心一百二十九萬元,換腎手術醫療費用最低,平均為三十萬,確實有的醫院「愛做不做」。也有醫師抱怨,國內器捐來源少,不見得是醫師不願意做移植,因此不應設限。
香港6百萬人僅一間
國際換肝權威、前高雄長庚院長陳肇隆表示,香港六百多萬人僅有一家醫院執行肝臟移植,新加坡也只有兩家肝臟移植專責醫院,反觀台灣二千三百多萬人,卻有二十六家肝臟移植醫院,並不符合經濟效益,確實有調整的必要。
陳肇隆說,衛福部雖核准二十六家醫院,但能維持每年三十例以上的醫院只有四家,肝臟移植手術複雜,精準度要求很高、誤差容許範圍很低,每一家醫院每年至少進行三十例,團隊技術才能維持熟練,以及擁有精確的標準作業程序和運作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