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展維
在社區藥局常常碰到糖尿病友,詢問買血糖機及自我血糖監控的問題,其中最常詢問的即是:「我都有按時吃藥,且醫院診所定期都有檢測血糖,為何還需要在家中量血糖?」我都得花一點時間給與解說,自我血糖監測雖無法直接改善血糖,但透過量血糖,可以估算飲食對血糖影響,並即時提供高、低血糖時的資訊。最理想的狀況,是糖友可以運用血糖監測結果調整飲食、運動及藥物,故自我血糖監控是間接有利於血糖控制的。
市面上血糖機品牌及機型眾多,也常有病人問到如何選購?但因糖友族群廣,有:年紀大、不識字、年輕、兒童等等,每個人的預算不同,量測的頻率也有差異,狀況可謂是不盡相同,故難有統一標準可依循,不過還是提供個人經驗給大家參考。
選購機台要有衛生主管機關核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廠牌選擇,可就行銷通路廣且大的品牌為考量,因為維修及零件的取得,或許會較有效率。盡量選購有記憶功能,記憶功能有助於儲存量測日期及時間,並可標註飯後或飯前血糖,量測資料若能傳輪到電腦更好,能夠完整輸出結果。怕痛、經常使用手指工作的人,可選擇有「多部位採血」功能的機型。也要考量試紙容不容易購買,對於年紀較大的長輩,可以選購視窗字體大的機型,罐裝試紙會相對較容易取用。不識字或視障的長輩,可選擇有語音步驟導引的機型;半夜須起床量測血糖的糖友,要有鬧鐘及夜視功能。對於血量較少的人,可選擇血量需求較少或可以分次唧血的機型。
糖友可以就自己的狀況及需求,諮詢專業醫療人員,選購一台適合自己的血糖機,並共同討論適當的血糖量測頻率。想要控糖穩穩,除了飲食、藥物及運動三項配合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之外,可別忘了再加上自我血糖監控哦。
(作者為嘉義社區藥局執業藥師/糖尿病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