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李承鴻 變身街頭畫家

羅智華 |2016.06.14
8712觀看次
字級
李承鴻歡喜展示自己的作品。 圖/記者羅智華
李承鴻走到哪裡、畫到哪裡,繪畫帶給他莫大的樂趣。 圖/李承鴻提供
李承鴻將畫作送給行動不便的男學生,鼓勵他 永不放棄希望。圖/李承鴻提供

文/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你喜歡你現在的人生嗎?有些人從小夢想自己創業當老闆、當農夫、當畫家……,然而,長大後卻走上另一條路、另謀他職,以至於心中一直埋藏著無法圓夢的遺憾,其實只要願意,你我的人生都能擁有無限可能、多種樣貌。為此,《人間福報》特別推出「第二人生」專欄,前往各地採訪勇於轉換職場跑道,或是退休後繼續打造精采人生下半場的各行各業人士,聆聽他們有甘有苦的心路故事、展現多姿多采的人生風景。

「我是康普特,從小就愛畫畫,喜歡透過畫筆與色彩,一點一滴記錄我眼中的世界!」點進電腦工程師李承鴻的臉書粉絲頁,一段自我介紹的開場白映入眼簾,非科班出身的他靠著自學,繪出上百幅動人插畫作品,因熱愛創作與分享,在臉書成立「康普特愛畫畫」網站、三不五時放上最新畫作與臉友分享,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清新獨特的畫風吸引六千多位粉絲瀏覽、關注,意外開啟他多采多姿的繪畫人生。

李承鴻常利用科技公司下班後的時間,背著畫具四處畫畫,讓親朋好友打趣他是「左手寫程式,右手繪插畫」的街頭藝術家。或許是與生俱來的繪畫天分使然,讓李承鴻看似理性的工程師腦袋裡,裝載著感性的藝術家心靈。

談起繪畫的因緣,李承鴻說,自己從小就喜歡拿著鉛筆、蠟筆在空白日曆紙上隨意塗鴉。一開始只是天馬行空地畫,直到讀幼稚園時,有天老師帶他們去校外寫生,那時候他將廟宇畫得維妙維肖,讓老師印象深刻,頻頻誇他有天分。師長的鼓勵,讓年幼的他受到莫大鼓舞,塗鴉這件事就在生活裡生了根。

就讀國中、小時,李承鴻最愛上的課就是美勞課,其他同學覺得無聊乏味的繪畫作業,他卻畫得津津有味,繪畫比賽更常名列前茅。有一次小學美術課,以「菜市場」為主題,當時多數同學畫的都是菜市場建築景觀,但喜歡描繪人與景物互動的他,則選擇將主體放在自己跟媽媽去市場買菜的情景與氛圍,獨樹一格的創作,讓美術老師讚賞,學校並將作品掛在走廊給全校師生欣賞。

畫筆記錄足跡 旅行無價回憶

然而,愛畫畫的他卻沒有如大家預期一直畫下去,因為覺得自己非美術科班出身,作品難登大雅之堂感到自卑,加上當時為求職考量而選擇就讀資訊領域、每天忙著學寫程式語言,無暇拿起畫筆創作,中斷了繪畫。直到有一天,他重拾畫筆抒發課業壓力,看著白紙從無到有的色彩呈現,當下體會到原來自己還是很喜歡繪畫;從那一刻起,他擺脫了心中自卑感,重新投入繪畫懷抱。

無論是日頭赤炎炎的豔陽天還是大雨滂沱的下雨天都不改其樂,照樣揹著畫具出門畫畫去。但是,每次坐在馬路邊畫畫都需要鼓足勇氣,因為路人圍觀,讓他下筆時備感壓力。但也有民眾因喜愛他的作品而打算出高價買回家,不過捨不得割愛的他卻是一幅也沒賣過,對李承鴻來說,每幅創作就像自己的孩子,更是旅行的無價回憶。

「我喜歡透過畫筆去繪出眼中所看到的風景。」李承鴻說,因為從小在台南生長、念書,過去大部分以古都府城的歷史古蹟、老房子為主題,後來則是「走到哪裡、畫到哪裡」,就連研究所畢業單車環島時,也不忘在停下來時用畫筆記錄環島路上騎過的一步一腳印。他笑著說,別人是用拍照來記錄旅行足跡,他則用畫筆描繪前往綠島、小琉球、台東等各地旅行的沿途風景。

繪畫鼓舞他人 激發正向能量

除藉由創作記錄走過的風景,最令李承鴻開心的是,還能透過繪畫來鼓舞他人。他談到,研究所畢業後,前往嘉義北興國中服替代役,當時負責交通導護工作的他,每天早上都會看到學校一位因腦性麻痺而行動不便的男學生靠著輔助器一步步奮力走向學校,努力不懈的身影讓他看了十分感動,決定將眼前的景象畫下來,後來他回到學校將作品送給男學生,對方開心不已,兩人還一起合影留念。這件事讓李承鴻第一次體悟到原來手中的畫筆也能成為鼓勵別人的正向力量。

分享繪畫作品而在臉書成立「康普特愛畫畫」網站,開張才一年多已累績六千多位粉絲,還有獨立書店特別邀請他前往舉辦小型畫展。不少人好奇為何要將網站取名「康普特」?他解釋,其實康普特是Computer英文諧音,因為自己從高中開始到研究所都是以電腦為專長,因此才突發奇想命名為康普特。他笑著說,隨著粉絲人數向上攀升,現在只要一陣子沒將新作放上網站,就會引來粉絲關心,督促他更努力作畫。

雖然學的是電腦程式,但李承鴻卻十分慶幸自己擁有繪畫的喜好,讓身為工程師的他有機會切換第二人生,隨時能化身為街頭畫家。未來最大夢想是將喜愛的畫作彙集成冊、出版一本屬於自己的插畫作品,將筆下的風景與更多人分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