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異常衝擊農業 草生栽培玉荷包 產量反增2成

 |2016.06.12
2303觀看次
字級
果農張清華(左)與妻子蕭秀冠,兩人以草生栽培種植玉荷包荔枝已有十餘年。圖/李京昇
果農張清華(左)與妻子蕭秀冠,兩人以草生栽培種植玉荷包荔枝已有十餘年。圖/李京昇

【本報雲林訊】今年氣候異常,農業受到衝擊,許多水果、蔬菜因此欠收或延遲。近來是荔枝產出期,有許多農民都沒得收或欠收,但古坑鄉果農張清華,十多年來以堅持草生栽培種植玉荷包荔枝,今年他的產量不減反增,讓他又驚又喜。

六十一歲的張清華經營農業機具行,十年前父親種植一甲八分地的柳丁園,但當時遭逢病蟲害,加上柳丁價格崩盤,因此由張清華接下父親的農田轉作玉荷包荔枝,但不曾種植荔枝的他,前二、三年幾乎毫無收成,於是他四處拜訪一些經驗老道的農友,並開始以草生栽培來種荔枝,每年約有二萬台斤的產量,今年更增加進二成的產量。

多年來張清華以單一草種作草生栽培種荔枝,在果園荔枝樹間讓雜草自然生長,長久來他所種植的草完整覆蓋果園土壤,不過他也不放任雜草叢生,每二十天就到果園除草一次,但每回除草不曾噴過除草劑,單純以手工或除草機慢慢整理,進而營造出宛如公園般的生態果園,十餘年來始終如一。

張清華也以枯尾桿菌加牛奶粉做為有機肥,更在果園附近種植黃花風鈴木等樹種,吸引蜜蜂採蜜為荔枝播種增加結果率,而他每天早晨就到果園報到整理環境、忙農務,傍晚才開始除草,所以近二甲的果園不見髒亂與垃圾,只有蚯蚓與各種昆蟲,近幾個月果園周圍樹木也可見小鳥築巢、獨角仙攀附樹枝繁殖。

張清華表示,草生栽培有助保存土壤養分,增加土壤的排水與通氣性,也防止土壤流失,除草與維護雖然很辛苦,但每次踏入果園,就感到身心舒暢,周遭的蟲鳴鳥叫、綠草的清香與結實纍纍的果樹,讓他所有勞累都一掃而空,近幾年來反而是志在打造生態果園,而不是追求荔枝的成長。

「善待自己的土地,就有好的收成」張清華笑著說,今年好收成,要歸功妻子蕭秀冠對於土地友善的堅持,使得大自然給予回饋,歡迎農友與他交流,他也將不吝於分享栽種經驗,電話:(○五)五三二六八八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