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現代人常見的休閒活動,因為圖書館的普及,書籍取得變得容易很多。在多如繁星的書海中,有人選擇閱讀漫畫,有人青睞詩集,有人獨愛科學新知,而我則是迷上了散文與小說。
散文的魔力,在於那精鍊的詞句中,能營造出優美的意境,那靈動的筆觸,能引領我們走進一個由文字構成的文學世界;與徐志摩一起經歷年少輕狂,一起體會愛情失意的落寞;和余光中一起用不同眼光看待世間萬物,想像風雨晨昏的無邊詩境;也可以聆聽林良描述寶貝女兒的點點滴滴,以及對子女的愛護之情。透過文字,他們呈現出內心最柔軟的情感,使我們彷彿身歷其境,時而澎湃,時而收斂,時而慷慨激昂。文字,是心靈交流的橋梁,藉由作品呈現,讓我們與作者展開一場心靈對話,這種滋味,是幽靜而深遠的。
小說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情景的描寫、主角內心的掙扎,我們走進了金庸、古龍所營造的江湖俠義,體會倪匡筆下天馬行空的奇聞異事,也發現福爾摩斯的細膩觀察和理性推論,這些情節在小說家活靈活現的筆觸下,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閱讀小說不僅可以怡情養性,也可以一窺世界的風俗民情,這正印證了古人所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道理。
每個人閱讀的習慣不同,體悟與心得也當然也有所差異,但我認為讀書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習慣。古人曰:「腹有詩書氣自華。」養成閱讀的習慣,除了消磨時間之外,也不失為一種洗滌心靈的方式,前人有云:「三日不讀書,則言語乏味,面目可憎。」不就是這層涵意嗎?我嚮往「三更有夢書當枕」,更願生活中時時刻刻有書香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