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隨著五二○的到來,執政八年的總統馬英九將卸任。馬在位八年褒貶有之,他的用人哲學也引起廣泛討論。在中央執政及其任職國民黨主席時的黨務人事布局方面,都被批是「從鏡子中找人」、不知民間疾苦;在地方上,也未積極培養接班人才,導致九合一及立委大選都是老面孔應戰,新人幾乎沒有戰力。這也成為國民黨在兩次重要選舉中大敗的原因之一。
馬總統用人偏好學者出身,他用過的政務官、幕僚、黨官等,大多學歷顯赫,不僅擁有博士學位,留洋學者更獲青睞,以致遭批「學者治國」、出身「象牙塔」不知民間疾苦,自然訂不出讓全民有感的好政策;與民間對話更常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導致一旦政策推動不力,或制定政策與民間觀感有差距時,就被罵翻。
除此之外,堪稱馬總統最親密戰友的總統府資政金溥聰,也成為外界對馬用人的質疑點,認為許多人事的安排都有這位被暱稱為「金小刀」的影子,無論黨或政,這也是被詬病為「小圈圈」用人的主因。
在中央的黨政如此,到了地方就有捉襟見肘的窘境,由於馬總統曾有意削弱地方派系的影響力,因此一直以來對於地方的人才培養也就並不那麼積極,結果導致各地方幾乎都只剩老派系的老面孔在維持局面,這從近來的縣市長及中央民代選舉就可看出,除了幾個具基層及區域實力者,艱困選區幾乎都派不出強棒。
這次總統大選,更是值得探討,雖受限於大環境不佳,一開始黨內強棒沒人願意出馬,最後由現任黨主席洪秀柱表態參選,但結局是在一片混亂中,由時任黨主席的朱立倫策畫「換柱」,取而代洪參選,也種下慘敗因子。
事實上,朱立倫在競選連任新北市長之前,已經向馬表態想直攻總統大位,但據了解馬當時屬意由副總統吳敦義出馬而未同意。最終因九合一慘敗,一切布局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