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九十歲還來「月經」,難道阿嬤如少女回春?阿嬤家人起初以為是長期吃「抗凝血劑」的緣故,送醫檢查,竟確診為子宮頸癌。醫師指出,一般子宮頸癌的兩個好發高峰,分別是四十幾歲和六十幾歲,像阿嬤高齡九十歲的病人,不僅是他首見,也是亞東醫院截至目前「最年長」的病例。
九十歲阿嬤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幾年前一度中風倒下,目前住在市區的護理之家,子女每天探望。
某天發現阿嬤的尿布上出現血絲,漸漸地量增多了,到變成「月經」般的血量。
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莊乙真表示,檢查發現,阿嬤出血的位置在子宮頸的頂端,已見糜爛的組織,切片證實是第一期下子宮頸癌,所幸並未轉移其他組織,考量年事已高,以最新型的達文西機械人手臂微創內視鏡儀器手術,取代傳統開腹手術,只在肚皮上使用五個小於一公分的傷口。
莊乙真說,老年婦女仍可能罹患婦科癌症,因此,更年期後的陰道莫名出血,要格外小心。隨社會高齡化,有愈來愈多老人獨居或住在安養院中,若是家人和看護者忽略,或是病人羞於啟齒,就可能錯過醫治時機。
莊乙真近一兩年觀察發現,隨著性行為年齡提早,持續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年輕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也不少。他曾收治年僅二十四歲的女大生,確診時已是第三期,只能靠化療、放療保命。
他提醒,子宮頸癌等婦科癌症若進展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女性不管哪個年齡層,都要有警覺心。尤其在台灣,不少上了年紀的女性,常忌諱內診或相關檢查,也會延誤治療。國外研究發現,七十歲以上的子宮頸癌患者,死亡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