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擔任護理工作的林芳如(右),和丈夫一起回家種芭樂,務農五年,期許種出中部芭樂第一品牌。圖/中央社
【本報台中訊】原本擔任護理工作的林芳如,和丈夫一起回家種芭樂,務農五年,兩人花光積蓄,還得向人借錢,夫妻倆不放棄,四處問人,現今他們擁有二百五十棵芭樂樹,期許種出中部芭樂第一品牌。
林芳如說,「本來有份穩定的護理工作,但隨著醫療環境漸趨惡劣,轉任管理師,沒想到找不到工作熱誠。」此時丈夫賴傳芳任職的食品原料廠北遷,賴傳芳想起父親在大坑有塊一甲大小土地荒廢著,夫妻倆決定返鄉歸田,一起當農夫。
夫妻回大坑,拿鋤頭整理荒地,挽衣袖種芭樂,一切從零開始,上網尋找栽種芭樂的資訊,跑到彰化社頭請前輩。林芳如表示,第一天上工當竟然耐不住熱,被太陽晒暈了,昏倒在果園內。
第一年,林芳如夫妻種一百棵珍珠芭樂和五十棵紅心芭樂,每天黃昏,賴傳芳到黃昏市場收取玉米皮和甘蔗皮,覆蓋土壤保溼,增加土壤有機質。
第一年紅心芭樂的收成僅五百元,珍珠芭樂只賣了五萬元。林芳如說,以前上班有餘錢借人賺利息,務農五年花光積蓄,還得向娘家討支援,窮到用保單質借度日,為了種出好吃的芭樂,兩人到中興大學開辦的農民講堂上課。
「想都沒想過,從拿針筒變拿鋤頭!」,林芳如和賴傳芳更加認真,期許能夠種出中部第一品牌的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