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改行種芭樂 目標中部第一

 |2016.05.16
1298觀看次
字級
原本擔任護理工作的林芳如(右),和丈夫一起回家種芭樂,務農五年,期許種出中部芭樂第一品牌。圖/中央社

【本報台中訊】原本擔任護理工作的林芳如,和丈夫一起回家種芭樂,務農五年,兩人花光積蓄,還得向人借錢,夫妻倆不放棄,四處問人,現今他們擁有二百五十棵芭樂樹,期許種出中部芭樂第一品牌。

林芳如說,「本來有份穩定的護理工作,但隨著醫療環境漸趨惡劣,轉任管理師,沒想到找不到工作熱誠。」此時丈夫賴傳芳任職的食品原料廠北遷,賴傳芳想起父親在大坑有塊一甲大小土地荒廢著,夫妻倆決定返鄉歸田,一起當農夫。

夫妻回大坑,拿鋤頭整理荒地,挽衣袖種芭樂,一切從零開始,上網尋找栽種芭樂的資訊,跑到彰化社頭請前輩。林芳如表示,第一天上工當竟然耐不住熱,被太陽晒暈了,昏倒在果園內。

第一年,林芳如夫妻種一百棵珍珠芭樂和五十棵紅心芭樂,每天黃昏,賴傳芳到黃昏市場收取玉米皮和甘蔗皮,覆蓋土壤保溼,增加土壤有機質。

第一年紅心芭樂的收成僅五百元,珍珠芭樂只賣了五萬元。林芳如說,以前上班有餘錢借人賺利息,務農五年花光積蓄,還得向娘家討支援,窮到用保單質借度日,為了種出好吃的芭樂,兩人到中興大學開辦的農民講堂上課。

「想都沒想過,從拿針筒變拿鋤頭!」,林芳如和賴傳芳更加認真,期許能夠種出中部第一品牌的芭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