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改編風 尚處於萌芽階段

 |2016.05.07
6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漫畫因其活潑的形式和豐富的想像力,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改編影視作品同樣受到歡迎。一九九○年代在大陸風靡一時的香港影視作品《風雲》、《古惑仔》就是改編自漫畫。台灣漫畫家幾米和朱德庸的影視作品也走紅大陸,例如《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粉紅女郎》、《雙響炮》等,在大陸掀起青春愛情偶像劇的潮流。

中新社報導,相較於日本和美國成熟的動漫產業,漫畫改編成真人電影成為經典的商業模式,中國漫畫產業根基還很薄弱,還無法產出類似《死亡筆記本》、《蜘蛛人》、《美國隊長》的成功案例。廣州漫友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顯峰表示,近二十年中國被改編成電影的漫畫數量只占已出版漫畫總數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

勵志題材是一大賣點

在中國電影市場以人民幣三百億元票房穩居全球第二大的同時,漫畫改編的影視作品尚不如十年前。報導分析,一方面好的原創漫畫作品少,一方面電影改編力道不夠。

直到二○一五年《滾蛋吧!腫瘤君》票房刷出亮點之後,其他大陸漫畫家的原創作品也被陸續改編成真人影視劇。這部《滾蛋吧!腫瘤君》由韓延執導的電影,由白百何及吳彥祖主演,電影加入主角熊頓本人於二○一二年發表、以自身抗癌經歷改編的漫畫作品。

中國原創漫畫公司「有妖氣」動畫監製張楠表示,目前要做成影視作品的漫畫在網路的點擊率均超過五億,其中《端腦》為十五億,《鎮魂街》為十億,《雛蜂》近八億。而《滾蛋吧!腫瘤君》二○一二年三月登陸微漫畫,點擊量僅超三千萬。張顯峰認為,這部《滾蛋吧!腫瘤君》並不屬於具影響力的作品,但它的勵志題材是一大賣點。

報導分析,漫畫改編成真人影視作品優缺並存,一方面被選為劇本的漫畫已具有一定影響力,可以降低電影的宣傳成本和投資風險;另一方面,真人往往難以表演出漫畫中的情景,表現力不敵動畫,購買漫畫版權等費用無形中也增加了影視劇的製作成本。

因此,業內人士指出,當下大陸漫畫改編尚處萌芽階段,應借鏡日本、美國等動漫產業鏈發展模式,紮實創作出好漫畫,可能才是最好的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