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年自行車「輕旅行」風氣盛行,各城市推出公共自行車、交通部去年完成「自行車環島1號線」,但交通部上月公布去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調查」,卻發現自行車使用率不升反降,去年達到七年新低點。
根據統計,新北、台北市自行車使用率成長幅度最高,屏東、花蓮、新竹市也有成長,除此之外全台都下降,以宜蘭降幅最高,其次是雲林、苗栗,六都中的高雄、桃園、台中、台南自行車使用率都降低。
去年油價低
民眾重回機車懷抱
自行車使用率包含公共自行車。交通部統計室分析,從數據來看「自行車熱潮可能已經過了」,整體數據「是雙北在撐」。交通部路政司表示,去年關鍵因素是油價降,讓民眾回去騎機車;學者則認為這代表整體自行車政策未完善。
從數據來看,國內最依賴單車的族群仍是十五歲至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主要目的是通學;六十五歲以上民眾也有百分之十點八的旅次使用單車。
整體來看,去年民眾使用公共運輸比例占百分之十六,是六年來首度出現停滯。超過七成的台灣民眾外出仍習慣使用私人運具,創下四年新高,其中以機車占四成七最高,其次為自用小客車二成四。步行、騎自行車比例都減少,機車使用率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路程在十分鐘內有高達七成四的民眾選擇騎機車,路程十至二十分鐘也有五成四民眾騎機車。未搭公共運輸主因為「開車、騎車較方便」,其次是「距離車站太遠」。
交通部表示,從調查可見旅客在二十分鐘內短距離,騎機車意願高過搭公車,成為大眾運輸最大損失,將針對短乘公共運輸檢討,如調整公共運輸起跳費等,吸引短距離旅客。
逢甲大學運輸科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國內偏鄉地區大多缺乏自行車道,自行車在汽機車混合的車流中,騎乘環境仍不安全;去年油價下跌、路上汽機車量增加,更添加不安全性,也降低民眾騎自行車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