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食料理 心忘茶色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應都藏有一位田園詩人,疲憊時放下塵勞,享受恬靜,讓身心靈在大自然裡徜徉。自幼即在田野間奔跑長大的黃浩然老師,就是這樣的田園詩人,此種對生命質樸純真的情懷,是他推動茶文化的動機,並透過生活讓茶的視角更廣,以樸實的飲饌方式讓我們進入返樸歸真的飲食天地。
崇尚自然、無為的生活態度,多年來黃老師一心想將珍貴獨特的台灣茶推展成為國家的特有文化,黃老師認為「有機是一種心態」,指的不僅只是保護大地土壤不受化肥的干擾,其中還包含了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理及對生命的期待。
生活即是道,這體悟其實就在日常生活的經驗裡,黃老師認為茶與人一樣,想問茶道還得往做人的道裡尋呢!喝茶即喝茶,放下繁文縟節,自在喝茶,才能嘗出茶的本色。他簡單詮釋「茶的透澈所指的不是茶色,而是一種豁達的心境,是一種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感覺」,彷彿也說著生命裡種種「穿越時空、不期而遇」的美好感受,他認為「好茶找好人」,自性如何自能福至心靈與契合的人相遇,看似簡單的茶裡卻充滿了人生因緣的巧合。
在他的觀念裡,飲食是身心靈最放鬆自在的時刻,並不一定要山珍海味,粗茶淡飯的樸實料理也別有一番滋味。他以樸實料理來詮釋「樸食就是樸素的食材,樸實的生活」,由茶而展開了蔬食的料理,運用當令的、有機的天然食材,細細烹煮。並自釀茶梅,自製辣椒醬,以茶入菜,完全沒有人工添加物,強調樸實天然的風味。
樸實無俗情,園蔬有餘滋,市廛中的「竹里館」充滿篇篇茶的故事,懷抱著大自然的素材,如古人俯仰於天地間,自能體會莊子的「天地有大美」,那是生活與大自然律動的融合為一,是一種雲淡風清、簡約樸實的生活態度,裡頭還有濃濃的人情味,並自內心散發出一種曖曖內含光的生命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