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沒有棒子的年代,如何讓孩子讀書,不要變成「等下課、等吃飯、等放學」的「三等學生」?國小老師林晉如認為,須讓孩子了解「未來想過的生活,現在就掌握在自己手裡。」她設計六張針對小學生打造的學習單,重燃孩子學習熱情,風靡了華文世界。
林晉如將她、六張學習單和孩子的故事,寫成新書《未來想過的生活》上周出版。
林晉如是高雄市岡山國小高年級導師,兩年前她迎接新的五年級學生,發現學生對學習「無感」,甚至「強烈排斥」,班上許多「等下課、等吃飯、等放學」的學生。
有一天她聽見學生說,「我不想讀書,以後找工作就好了。」林晉如腦中浮現多年前,一位老師帶國小學生翻報紙找工作的經驗。她靈光一閃,著手設計六張「未來想過的生活」學習單,讓孩子體驗「自己的生活自己賺」的大人世界。
這六張學習單包括:看報紙找工作、撰寫履歷表、預測適合的工作、買房買車、算出一個月的基本開銷等。林晉如將它分成七堂課,打散放在閱讀課、綜合課、數學課、國語課。
上課時,林晉如蒐集大量舊報紙,帶領孩子看求職版,找自己未來想做的工作、寫履歷表。再上網收集汽機車與房產房貸的資料,要同學估算未來生活一個月的基本開銷,和想從事的職業薪水比較。
結果發現,全班都成了月光族、欠債大戶。許多孩子「揮金如土」,每月開銷超過二十萬,想找的工作月薪才二、三萬,大夢初醒。林晉如趁機機會教育,「學習是為了培養生存的能力」,未來想過的生活,現在就要準備。
許多學生即使用計算機算房貸,也會算錯。林晉如告訴他們:「數學不好,你連理財都不會。」學生明白數學課的重要。
有孩子從補習班傳單發現,公職月薪比報紙可找到的工作高出許多。林晉如告訴他們,從事公職須透過考試取得資格,「不要以為只有學生要考試,大人也要考試,考試也是過理想生活的重要技能」。學生從此不再視考試為畏途。
林晉如將六張學習單和教學經驗貼上臉書分享,一天內收到數千則留言,包括來自大陸、香港、星、馬的網友。還有孩子尚在襁褓的家長,希望預留學習單給孩子學習。「未來想過的生活」學習單下載點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top/978957084715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