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學問感動人心的品質 文/邱建文 |2016.04.24 語音朗讀 16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在經濟高度發展、商品過度氾濫的今天,消費者在食衣住行上已經不虞匱乏,確實沒有「非要不可」的商品,加諸於近一、二十年全球經濟滑落和失業率一再創新高的變奏下,人們的購買行為變得更加謹慎思考,形成兩極化的消費傾向。 高雄「火星糖」門市是以外太空星雲為情境,打造品牌的鮮明印象。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火星糖。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文/邱建文 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在經濟高度發展、商品過度氾濫的今天,消費者在食衣住行上已經不虞匱乏,確實沒有「非要不可」的商品,加諸於近一、二十年全球經濟滑落和失業率一再創新高的變奏下,人們的購買行為變得更加謹慎思考,形成兩極化的消費傾向。 平常日子可能撥起算盤珠子精打細算,購買的物件不一定要貴就是好,然而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和枯燥無味的生活之後,絕對會把精省的結果回饋到某一個時刻,藉由購物讓身心大肆解放,難得好好的寵愛自己;這裡面有絕對的心理因素,帶著情感的成分和驚喜的酵素,讓長期乾涸的心靈藉由眼前的商品,再次湧動出幸福美好的感受,產生決定性的購買行為。 當精神不景氣時 經濟愈不景氣,身心愈是苦悶。雖然逛在大街上,瀏覽形形色色的商品,不一定會購買,但內心底層還是有個模糊的需求,希望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後,尋求壓力的釋放,喚醒內在的幸福感。經濟不景氣就等於「精神」不景氣,消費者心中可能沒有想買的東西,但其實是沒有察覺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這就是現代消費的本質。也因此每一個店家、每一件商品要如何擺出能夠觸動人心的姿態樣貌,就成了現代行銷的最大學問。 在M型的經濟結構下所產生的消費型態,奢華品確實展現了更極致發展的面貌,但同時也引入了平價商品的興盛流行。這兩者所呈現的消費行為,雖然南轅北轍,但在各自的領域裡,其實都同樣面對了類似的商品、類似的行銷、類似的陳列,再也找不到真正讓人感動的商品。 感質的重點就在於感動,有了感動,才會發現到質的存在。然而要有所感,必然先啟動消費者的感覺神經,這正是感質行銷所面臨的大挑戰。 感覺有兩個層面,一是主動性,透過消費者個人纖細的感受,而覺察到商品本身的質美;二是被動性,須借助於整個空間的情境營造,才能觸動到消費者的感覺神經。就現代生活而言,緊張忙碌的工作型態和習於聲光影像的刺激,使身體的覺知系統已經變得遲鈍,因此多半須藉由後者,以更具特色的質感和情境氛圍的鋪陳,才能再次打動消費者的心。 現代產品行銷必須從「感」而入「質」,也就是在「質」的基本配備上,運用「感」來吸引消費者的注目,進而把這分情感的認同附加在產品之上,為其品質增添更高的價值感,產生「物超所值」的感動。(摘自《做一門感質好生意》,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出版) 作者 簡介 邱建文 長期擔任藝術精品品牌企畫,文字散見於藝術、建築、設計和生活風格等書刊畫冊,並為政府文化機構和企業品牌撰寫各類人文叢書,以及遠流出版《無畏長城》等,近期則多關注人與土地的關係,於雜誌持續發表永續農業和食安問題,並投入對文創、農創和食創的品牌規畫。 前一篇文章 企業精神 釀造時代的滋味 下一篇文章 口譯的世界 譯者為何多半為文科出身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小說賞讀】門牙【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張冠李戴】混淆的起點【給人尊嚴】大師的言教與身教【轉念美好】初衷【人生智慧】幸福在尾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