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學問感動人心的品質

文/邱建文 |2016.04.24
1618觀看次
字級
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在經濟高度發展、商品過度氾濫的今天,消費者在食衣住行上已經不虞匱乏,確實沒有「非要不可」的商品,加諸於近一、二十年全球經濟滑落和失業率一再創新高的變奏下,人們的購買行為變得更加謹慎思考,形成兩極化的消費傾向。
高雄「火星糖」門市是以外太空星雲為情境,打造品牌的鮮明印象。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火星糖。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文/邱建文

圖/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在經濟高度發展、商品過度氾濫的今天,消費者在食衣住行上已經不虞匱乏,確實沒有「非要不可」的商品,加諸於近一、二十年全球經濟滑落和失業率一再創新高的變奏下,人們的購買行為變得更加謹慎思考,形成兩極化的消費傾向。

平常日子可能撥起算盤珠子精打細算,購買的物件不一定要貴就是好,然而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和枯燥無味的生活之後,絕對會把精省的結果回饋到某一個時刻,藉由購物讓身心大肆解放,難得好好的寵愛自己;這裡面有絕對的心理因素,帶著情感的成分和驚喜的酵素,讓長期乾涸的心靈藉由眼前的商品,再次湧動出幸福美好的感受,產生決定性的購買行為。

當精神不景氣時

經濟愈不景氣,身心愈是苦悶。雖然逛在大街上,瀏覽形形色色的商品,不一定會購買,但內心底層還是有個模糊的需求,希望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後,尋求壓力的釋放,喚醒內在的幸福感。經濟不景氣就等於「精神」不景氣,消費者心中可能沒有想買的東西,但其實是沒有察覺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這就是現代消費的本質。也因此每一個店家、每一件商品要如何擺出能夠觸動人心的姿態樣貌,就成了現代行銷的最大學問。

在M型的經濟結構下所產生的消費型態,奢華品確實展現了更極致發展的面貌,但同時也引入了平價商品的興盛流行。這兩者所呈現的消費行為,雖然南轅北轍,但在各自的領域裡,其實都同樣面對了類似的商品、類似的行銷、類似的陳列,再也找不到真正讓人感動的商品。

感質的重點就在於感動,有了感動,才會發現到質的存在。然而要有所感,必然先啟動消費者的感覺神經,這正是感質行銷所面臨的大挑戰。

感覺有兩個層面,一是主動性,透過消費者個人纖細的感受,而覺察到商品本身的質美;二是被動性,須借助於整個空間的情境營造,才能觸動到消費者的感覺神經。就現代生活而言,緊張忙碌的工作型態和習於聲光影像的刺激,使身體的覺知系統已經變得遲鈍,因此多半須藉由後者,以更具特色的質感和情境氛圍的鋪陳,才能再次打動消費者的心。

現代產品行銷必須從「感」而入「質」,也就是在「質」的基本配備上,運用「感」來吸引消費者的注目,進而把這分情感的認同附加在產品之上,為其品質增添更高的價值感,產生「物超所值」的感動。(摘自《做一門感質好生意》,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出版)

作者

簡介

邱建文

長期擔任藝術精品品牌企畫,文字散見於藝術、建築、設計和生活風格等書刊畫冊,並為政府文化機構和企業品牌撰寫各類人文叢書,以及遠流出版《無畏長城》等,近期則多關注人與土地的關係,於雜誌持續發表永續農業和食安問題,並投入對文創、農創和食創的品牌規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