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鐘板訊號 叢林一日的開始(下) 文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 |2016.04.23 語音朗讀 47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同學司鐘鼓。 同學司鐘鼓。 佛學院同學每日都要經過大悲殿前的丹墀進殿做早課。 叢林學院的下課鐘,也是由同學負責司打。 文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 千百年來,晨鐘暮鼓儼然成為寺院的象徵之一。寧靜的叢林生活,每日從清晨到夜晚,悠揚的鐘聲與撼動人心的鼓聲,搭配不同場合的鐘板訊號,將一日的作息串連起來,而這些鐘板訊號,無一不是提醒修行人二六時中應當精進修行。佛光山早晚聽到的鐘鼓聲,自開山以來,五十年如一日,皆來自叢林學院的鐘鼓樓。 《楞嚴經》云:「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繼。」自古以來,寺院於早晨先叩鐘後擊鼓,夜晚先擊鼓後叩鐘,所以有「晨鐘暮鼓」之說。晨鐘響,代表醒來了、覺悟了,新的一天開始,全寺要動員起來;暮鼓咚咚,表示偃旗息鼓,大家應該要休息了。鐘鼓,代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能帶給世人一些精神上的指標。 星雲大師曾經說過:「寺院的叩鐘擊鼓,是為了讓修道人啟發道念,發出清淨的情懷。聽晨鐘暮鼓,不亞於喜好音樂的人欣賞了一場精采的音樂會,心靈得到振奮。」 再說到「打板」,一般人說「從一更天到五更天」,但在叢林裡則是「從一板到五板」的板聲,提醒大眾一日的作息。它不是隨便在這裡敲一下、到那裡敲兩下,這都有一定的次序。五板的最後一陣結束以後,接著要把一整夜的五更五板交給禪堂的報鐘,向全寺大眾宣報時間。 叢林學院的「板」,代表著規矩,香燈師晚上先到各個地方巡視,打的是一板「叩!」,提醒大眾該睡覺了,打到最後回到大悲殿門口,就以「叩叩!」二板來結束,這時候大概晚上十點鐘左右,整個叢林就安靜下來了。 在叢林學院的生活,平常不必看時鐘,只要聽到鐘板,隨順鐘板就知道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養息、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一天的生活作息都是依鐘板行事。 以柔軟心叩鐘 /知廣 聞者心生歡喜 鐘聲悠揚,叩鐘的人以何心念來叩鐘呢?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每當站在大鐘前默誦以上的偈子,總會想起老師曾經告訴我們的一則故事。古代有僧人叩鐘,都以虔誠的心祈願聽聞者離苦得樂、解脫自在,因此他敲的鐘聲「響徹天堂,下通地府。」有一亡者於夢中告訴其妻子,他承蒙僧人敲鐘的當下,與地獄道鐵圍裡受苦的眾生一同解脫。 大師常說:「當一日和尚,敲一天鐘」,出家人要把出家人的本分做好,我自覺做任何事都做得不太好,唯有司鐘。每當輪到我叩鐘時,總會提醒自己要以柔軟專注的心來敲鐘,但願聽見晨鐘的人都能生起歡喜心來迎接美好的一天;聽聞暮鐘者能以安詳的心來入眠。 今晚我再一次站在大鐘前,虔誠合掌,以歡喜心、恭敬心向佛菩薩祈求加被,但願自己所叩的鐘聲能如法如儀。我很歡喜能夠以叩鐘的音聲來供養大眾。 咚咚鼓聲 /知深 撼動佛子的精進心 一個寺院有晨鐘暮鼓、鐘板訊號,代表這個道場運作規律有序。每當輪到我司鼓,總是全心投入於擊鼓的當下,尤其夜晚起鼓時:「叩—叩—叩叩 咚—咚—咚咚……」,和我們共住在學院寮口上方的燕子,也隨著鼓聲一起共鳴。 這時,我會發願,一願龍天護佑此方道場,二願一切功德迴向十方法界眾生,三願師父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師長傳承下來的擊鼓方式,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打出「風、雨、雷、電」的內涵,為的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藉由鼓聲激勵佛子精進不息。 聞鐘鼓聲 /趙冠茹 提起正念莫忘初心 第一次聆聽鐘鼓是參加青年寺院體驗營,當時內心格外平靜、法喜充滿,每個鐘聲都深深敲入心底,觀想地獄眾生聞鐘聲能稍減苦痛。就讀佛學院的第一個夜晚聽鐘鼓聲,盤坐於床板上,因還在適應陌生環境,內心五味雜陳,感覺這鐘鼓聲格外的久。 後來體悟到,一樣的鐘鼓時間,只因「心」的造作分別,當歡喜時覺得時間飛逝,心情低落時又感受到度日如年。《毘尼日用》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如何讓「心」提起正念,是人生重要的課題。一天的作息始於鐘聲,止於鐘聲,莫忘當初踏入佛學院的初衷與願力,是希望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進而弘揚人間佛教,讓身邊的人更好。 招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關於死亡的思考 下一篇文章 第200課.課文 彌補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5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6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7【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08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9【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10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叢林風光】叢林運動會 集體創作 實踐六度波羅蜜【叢林風光】 現代維摩 佛光青年歡喜修持【叢林風光】傳承師命 弘揚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