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福建晉江是中國大陸知名的「鞋都」,日前為期四天的第十八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體育產業)博覽會(簡稱「體博會」)閉幕,根據主辦單位提供的數據,今年體博會的意向成交金額達人民幣一百六十三點八七億元,與會客商數超過十二萬人,參展國家包括德、義、法、奧、古巴、菲律賓,以及台灣和香港。
這個擁有約二千五百家各類鞋類生產企業,年產運動鞋、旅遊鞋占全國總產量四成、世界總產量百分之二十的城市,每年舉行的博覽會向來是製鞋產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要做就做別人沒有的
今年在博覽會上,「互聯網+」趨勢明顯,不僅設有「互聯網+電商」專館,還規畫「掌上體博會」,與現代化的消費形態相接軌。電子商務展區,引入了亞馬遜、京東、蘇寧等國內外電商平台、商城及服務商,同時整合了晉江本地的電商平台資源。
台灣一直是世界鞋業技術最發達地區,尤以先進的鞋機產業聞名全球,晉江鞋產業規模龐大,兩地互補性強。今年台灣製鞋公會、台灣機械公會也組團參展,並與主辦單位合辦一系列活動,在鞋博會中,台灣館是鞋博會最突出亮點之一。
「如今鞋博會除了是兩岸鞋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也慕名『晉江鞋』而來。」台灣鞋機製造商楊格順說,台灣的鞋機在市場上一直有較成熟的好口碑,儘管大陸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仍有愈來愈多的台灣鞋機企業入駐大陸。
啟翔董事長陳滿雄也參與今年的晉江鞋業博覽會,他表示,大陸工資不斷上漲,加上鞋業競爭激烈,這幾年生產自動化的要求很高,對鞋機的需求降低了五成以上,但是,唯有做別人沒有的,才能在市場上生存。
看好泉州的發展趨勢
根據陸媒資料顯示,從二○○七年起,晉江成為繼深圳、成都之後的中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至二○一四年,以體育用品製造為主的體育產業,已成為晉江第一個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的產業,近來文創產業喊得震天價響,報導中說,日前晉江洪山文創園區將原來的晉江廢棄皮革工廠,變身兩岸創新中心、海峽青年創客工坊,吸引台灣工業設計人才進駐,目前,已有五家台企進駐,包括台灣包裝設計協會(藍鵲)、禾拓、狼群等。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黃國洲表示,晉江食品等產業做得很好,但包裝方面相對落後,台灣包裝設計的優勢在於體現食品的在地主義、產業個性和消費習慣,為食品行業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包裝風格。成立晉江藍鵲包裝公司,就是要打造兩岸包裝設計對接平台,服務晉江食品行業。
黃國洲透露,未來將整合台灣和本土資源推出設計課程、包裝資訊發布和設計規畫等活動,幫助晉江食品行業的個性化發展。目前已有八位台灣設計師進駐,為茶業、食品業做實用包裝設計。
台灣的捷喜多設計主任簡璿容則表示,晉江兩岸創新設計中心,除了給予良好的創業環境外,對創業資金和開拓市場,與本地企業對接也有優惠,她自身就從廈門轉進泉州晉江發展,就是看好泉州的發展趨勢。
狼群的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主要接景觀設計和大型公共建設室內設計,目前已接到平潭等多個地方建案。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整個福建市場,把腳步從閩南擴展到閩東和閩北。
大陸迪特工業設計公司總經理唐孝康表示,台灣文化底蘊不錯,擁有先進設計理念,扎實設計基礎,即使是實習的學生設計出來的東西也很有神韻,為公司注入新的設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