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兩岸破冰的美好時光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6.04.22
3005觀看次
字級
1992年6月,著名作家瓊瑤在黃山遊覽,當地遊客認出以後,紛紛過來與她合影,留下這張珍貴的照片。瓊瑤的愛情小說最初流行於台灣,後來傳到大陸後,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許一鳴 攝)
1988年1月,由退伍老兵組織的「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在開放大陸探親後,組成了返鄉探親團。在參觀北京蘆溝橋時,焚燒團旗,以祭奠抗日陣亡將士。(唐師曾 攝)
1987年9月,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和徐璐抵達北京時,在北京機場接受大陸和外國記者的採訪,他們突破禁令的作法,造成極大的轟動,也促成台灣開放對大陸的新聞採訪。(李曉果 攝)
1989年5月,中華民國出席亞銀年會代表團團長郭婉容,趁會議結束後,到北京圓明園一遊。左為當時央行總裁謝森中,這次會議代表兩岸在摩擦中找出妥協的方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89年5月,著名作家三毛返回祖居地浙江舟山定海,捧起一把家鄉的土,深深凝視著,代表無限的思鄉之情。(張斌 攝)
1989年5月,著名作家三毛返回祖居地浙江舟山定海,在祖父的墳碑前,閉目不語。三毛此行除了探返祖居地以外,也做了很多的筆記。(張斌 攝)

1992年6月,作家瓊瑤女士到大陸黃山旅遊,登山時被當地遊客認出,一夥人紛紛過來和瓊瑤女士合影留念,留下這張珍貴的照片。

儘管瓊瑤名氣很大,但行事低調,很少進行公開活動,也沒有留下太多的照片,因此,這張瓊瑤在黃山與大陸遊客合影的珍貴影像,讓我一看再看,想到的不只是瓊瑤,也是有關於開創兩岸和平的過往歷史。

最近兩岸關係前景引起各方憂慮,深恐過去八年兩岸和平不復,未來可能變得不平靜。這裡我回顧1987年蔣經國總統宣布開放大陸探親政策後的情況。

從1949年以來,兩岸即進入軍事對峙的情況,金門、馬祖周邊經常出現海空軍戰事,台灣本島更處於常態備戰。

1958年大規模的金門砲戰發生了,此後武裝衝突逐年減少,兩岸進入冷戰時期,雙方都對彼此進行了負面教育和宣傳。由於資訊不完整,雙方人民對彼此不太了解,存在長年誤解。

1980年後,大陸政府單方面宣布對台灣開放旅遊,台灣方面開始有人經由海外陸續前往大陸,但因中華民國政府尚未調整兩岸政策,形式上仍屬非法。因此,離開大陸家鄉近四十年的退伍老兵,首先發起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獲得社會廣泛同情。

台灣宣布開放大陸探親後,這批活動多年的退伍老兵,自然成了最早前往大陸的一群人。另一方面,儘管探親政策確定,但兩岸實質交流包括新聞採訪、民間團體往來等等,仍然缺乏規範。

台灣各種專業人士以身體力行方式,衝破原有限制,逐步完善規則,譬如1987年9月,《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和徐璐在官方禁令未解除的情況下,前往大陸採訪,成為轟動海內外的國際新聞。1989年5月,財政部長郭婉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前往北京參加亞洲銀行年會,對於代表團名稱問題,兩岸皆有堅持,但也都盡量找到妥協方式。

總的來說,將近兩、三年時間,兩岸皆努力找出雙方都可接受的方法,逐步解除長年架構的法律和心理壁壘,在摩擦中逐漸奠定兩岸長期和平的基礎。

於是乎,最早是外省同胞前往大陸探親,後來則是本省同胞前往大陸旅遊。今天,則是不分本省、外省、台灣人、大陸人,彼此密切往來,榮景一片,這些都始於當年的努力。

可以說,那個時期是兩岸破冰的美好時光!大約二十年前,我購買了新華社一批關於這段時期的新聞照片,一直珍藏著未使用,裡面除了上面所說事情外,還有作家三毛探親的珍貴照片,在此一起與大家分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