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一代建築大師的啟示

文/鄭慧慈(政大阿語系主任) |2016.04.20
2342觀看次
字級

文/鄭慧慈(政大阿語系主任)

最近令所有阿拉伯人不論教派最傷痛的事便是建築大師札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辭世。她在世界各大城市留下永恆的震撼後,撒手人寰,她才六十五歲。

札哈是前伊拉克財政部長之女,出生於古老的巴格達。高中畢業後負笈黎巴嫩,一九七一年畢業於貝魯特美國大學數學系,一九七二年到倫敦建築聯盟學院攻讀建築。她的作品屢屢讓世人耳目一新,但是建築界認為她的作品仍有古老伊斯蘭建築中凸顯「光」和「影」價值的特色。二○○四年她獲得在建築界相當於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獎,是世界第一位獲得這項榮譽的女性。其他著名的國際建築獎也經常是她的囊中物,堪稱當今世界偉大的建築師。

她的作品不僅已完成的享有盛譽,未完成的亦然。她的員工超過四百人,承接的建案近千件,許多建築案仍在進行中,包含日後台北的淡江大橋。批評家對她作品的評語是:「像太空船,在太空完全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無所謂上下,無所謂正反…」

一般人看到札哈屢屢在地球上創造人類的不可能時,難免驚嘆她的天分和創意,觸動我的則是她的心靈自由以及未曾一刻懈怠的努力,這兩種因素經常造就一個時代的偉人。

我們多數人都辛苦的塑造自己成為別人的喜好,希望擁有能與自己相互取暖的族群,以致自己的私密空間裡,充滿了別人的影子。札哈的自我卻像純淨的水,自幼受漠地大自然中「水」與「沙」的流動所感動,努力地將這些感動全數呈現出來。在貝魯特主修數學時,認為數學理論可以和時代建築結合,呈現這種流動的意象。事實證明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作品都充滿著連續性與不可分割的連結,處處充滿著流動的曲線。她被歸為解構主義者,她認為解構主義是受伊斯蘭建築中阿拉伯文字書法的啟發,阿拉伯書法豐富了空間解構的想像,而阿拉伯人也因此比較擅長於曲線的表達。然而,她認為現代人生活的複雜性根本無法用任何理論去框架它。她思想的自由打破所有人類既定的框架。

她有異於常人的真性情,人們因為她的才氣橫溢,建築界難得一見,而稱她是Diva(歌劇女主角)。二○○三年她的作品落成典禮上,她的員工穿的襯衫上都寫著:「如果我是男人,你們會稱我是Diva嗎?」當阿拉伯記者想以族群來感動她,說出自己的屬性時,她說,她是阿拉伯人,住在倫敦。當記者問她為何不說阿拉伯語時,她說因為這是訪問,此時說英語比較自在。她直率坦白,不受拘束可見一般。

她單純的生活哲學是要不停的努力,認為工作是需要百分之一百持續的投入,因此經常夜以繼日的工作和思考。在建築界性別不平等的氛圍下,她曾說:「我深信身為一個女人,我有辦法建造非常好的摩天大樓」,她期待能在中東建造一個完整的社區,包含社區內所有的住宅、飯店及其他的建築物,能夠結合古典與現代的理念,「給予歷史古城未來的創意」。

三、四十年來她鮮明的走在時代的尖端,引領現代人無牽絆的從現實世界衝向一個顛覆空間,更高聳的世界,因為她有一顆完全自由的心和積極勤奮的工作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