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長翁啟惠(右)昨到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報告浩鼎案並備詢,成為大批媒體焦點;會議開始前,他面對記者不願回應問題。圖/屠惠剛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因涉入浩鼎案飽受各界質疑,日前向總統馬英九提出請辭。翁昨到立法院說明並備詢,期間多次向各界和立院正式道歉,並首度正面回應「不會辭職」,他強調,回來就是要面對,「會誠實的面對」,將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分鐘。
翁啟惠從請假滯美未歸,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的立委就要求他盡速回國報告,到了確定返台時間後,立委們更是揚言要好好地問清楚。不過,翁昨天赴立院接受質詢,雖引起各方的關注,但立委的「火力」並沒有明顯放大,而翁的答詢也平順,部分立委甚至指其是否經過高人指點。
立委曾銘宗問翁與浩鼎十大股東之間的「借名持股」問題,翁啟惠坦言有可能,以前有參與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的投資案,張念慈可能有去買一些股票,也可能有浩鼎股票,但不是在他的名下,是否在張念慈的名下則不清楚。
翁啟惠也說明二月十八日出售股票的狀況指出,當時他在上班途中,業務員積極連繫他可以賣一些股票,他才隨口說「賣十張吧!」不料後來引起相當大震撼。但他確實是二月二十一日參加解盲後的專家會議時才得知解盲結果,且在新聞稿還未寫前就離開。
而浩鼎案爆發時他在國外,對他造成相當大的衝擊,當時沒有辦法即時一一回應,又事涉本人,心裡很著急和害怕。
對於翁啟惠女兒翁郁琇的持股是否為別人贈與?翁啟惠解釋,因為他是Optimer公司的創始股東,他女兒的持股本來是要給他的,只是讓給女兒認股,「這些錢是我們的,不是別人送的」。
強調科學角度
解盲仍可努力
翁啟惠強調,從科學角度,浩鼎解盲還是可以繼續努力,國人對於藥物和疫苗間的差別不太了解,身為一個在此領域三十年的科學家,他有責任和義務替大眾釐清臨床試驗的意義。他也說,「解盲失敗」的說法只有台灣媒體用,二月底時知名期刊《自然》曾問他,浩鼎的臨床試驗結果positive(正面),「為什麼股票一直跌?」
翁啟惠強調,他對於傷害中研院和個人形象,使立院會議沒有辦法順利進行,並引發社會大眾及媒體關切,都感到抱歉;他重申,浩鼎解盲之後被動回應媒體要求解釋意義,發言前未先提醒、揭露女兒有持股,對此特別向國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