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軌跡 郵政走過兩甲子 文/王岫 |2016.04.18 語音朗讀 25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胡適郵政節提詞紀念。圖/王岫 運郵牛車木輪。圖/王岫 自助郵亭。圖/王岫 居家附近有個郵政博物館,所以旁邊的牯嶺街和重慶南路二段附近,巷弄內郵幣社林立,牯嶺街也就從昔日的「舊書街」變成「郵幣街」了。 其實由於時代演變的趨勢,現在人已很少寫信、貼郵票了,平日參觀郵政博物館的人並不多,只有發行新郵票時,才有一堆集郵的民眾或郵幣社的人來排隊,買郵票或蓋首日封及郵戳的。走過郵政博物館,看到大樓旁邊的牆上刻印的一幅題字──「謀郵政之發達,以富國便民」,那是國父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在北京應中華郵政協會之演講題目,後來也收錄在《國父全書》了。 如果單純以為郵政,就是發行郵票和送信、寄郵件、包裹事項,在現在網路、手機傳遞信息更快速的時代,謀郵政之發達,實在與富國便民沒有很大的關係,咱們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還說他很久不寫信了,都用Line了,郵局可以考慮廢掉了。 但其實,如回顧一八九六年三月二十日,清朝正式開辦「大清郵政」官局,算是我國正式有郵政之始,到今年,恰好是一百二十周年,兩甲子的歲月!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成立,大清郵政改名為「中華民國郵政總局」,隸屬交通部。一九一九年,中華郵政開始辦理儲金業務,所以郵局早就也是金融機關的一環了。 政府遷台前,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各地郵局,也依據日本郵便法,除郵件遞送外,也兼辦儲金、匯兌、年金、簡易保險等業務,所以郵局也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型金融、保險機構。此種業務,到中華郵政遷台後依然辦理,只不過二○○三年,中華郵政開始民營,改名為中華郵政公司罷了(二○○七年,曾因政治關係,易名「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又改回「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柯市長若以為郵局只是送信、送郵件的機構,而可以廢掉了,那可錯了。郵政博物館雖然參觀的人不多,旁邊的郵局,人潮可還真多,領錢、存錢、辦匯兌、人壽保險,甚至於寄送包裹的,還是很多;郵局現在更設置有購物平台,賣起東西來了。在國內鄉下,銀行不進駐,郵局更是村里民眾唯一的金融機構,甚至於是村里民交誼、聯絡的中心呢。你說,郵局怎能廢掉呢? 回歸郵局的主要業務,送信的郵差,這一百二十年來,也擔負了傳遞彼此訊息和溫情的主要推手。所以,郵政博物館裡,有一幅胡適先生在民國三十七年寫的題詞:「古人說:『家書抵萬金』,郵政局做的事,就是替千千萬萬人傳達他們的心靈……」;這些任務,從以前靠著扁擔、牛車輪、腳踏車、到現在的機車到汽車……等工具,由辛苦的郵差,翻山越水,或冒著風雨、戰火等危險的外在環境因素達成了。現在,一般信件固然被一些3C通訊產品取代了,但郵差仍然存在,他們依然在大街小巷、山村海邊辛苦地為我們遞送包裹和大批的廣告傳單、政令通知……。 中華郵政慶祝一百二十周年,除發行紀念郵票小全張外,也希望民眾前往郵政博物館參觀,認真了解郵政的業務和過去兩甲子為民服務的輝煌歷史。 前一篇文章 【時光走廊】殘月也是亮的 下一篇文章 【朝野異聞】 荒謬的文字獄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 作者其他文章【療癒綠洲】荷塘暮色【生活快門】中醫診所書香味【生活快門】高麗菜盆栽 有藝思【生活快門】 帶孩子悅讀【海闊天空】春光燦爛 行春賞花兼賞景【印象旅人】 靜岡賞河津早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