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肯亞警方破獲華人詐騙集團,數十名台灣人被強行遣送至中國大陸,引起國內軒然大波。
當各界群起指責大陸罔顧人權、蠻橫無理之際,應該也要認真思考台灣詐騙技術輸出、法令寬鬆,是否已經引發國際不滿?
詐騙案因涉及兩岸敏感的主權與司法管轄權問題,各政黨政治人物與立法委員口徑一致,第一時間反應就是要求大陸放人,送回台灣審判;批評大陸的作為是「擄人」,指責我國相關單位救人不力,甚至無限上綱到馬政府「兩岸政策」的錯誤。
意氣用事的政治口水,只圖形式上表態,煽動國人的非理性情緒,並不能實質解決問題。
回顧過去案例,數年前,菲律賓逮捕涉及跨國詐騙嫌疑人,將十四名台灣人送往大陸,之後大陸同意將人及卷證移送回台,最後全都輕判,甚至有人無罪。媒體報導,近來逮捕的一名詐騙集團車手,就是當年移送回台獲釋再犯。
不勝枚舉的案例歷歷在目,大陸應非不願意將台籍疑犯送回台灣受審,與台灣合作打擊罪犯,但台灣法令寬鬆,導致無法遏止犯行一再發生。
當受騙的被害人遍及各國,讓各國政府如何能不採取強制手段,來維護自身國人的權益?
當政治人物或立法委員不斷強調,罪犯嫌疑人的人權保障時,更應該捫心自省,是否有做好制定嚴謹法令的職責,在刑度上讓心存僥倖的詐騙集團有所警惕。不要讓台灣在國際形象,蒙受詐騙王國的陰影。
江怡笙(新北市/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