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看世界】 巴拿馬文件 衝擊國內外政壇

紀碩鳴(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16.04.12
778觀看次
字級

離岸公司、避稅天堂,這些在商業社會為之驕傲的名詞,現在有如過街老鼠,「巴拿馬文件洩露事件」遭全世界八十個國家和地區一百零七個媒體組織,長達一年多共同揭露了一些國家的政要和重要商家開設的離岸公司及帳戶。過去匿名在黑暗中,神不知鬼不覺,如今曝露在全世界監督陽光下,不管是否合法,多少是不陽光的理財方式。尤其是西方民主國家,被列入名單的政客,對自己的形象多少都是汙點,這一波毫無疑問衝擊了全球政壇。

超過二點六TB的一千一百萬份的文件,揭露了這些國家諸多政壇和商場精英人物,或其相關人士的隱秘資產和非法交易行為。所涉及者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亭、冰島總理岡勞格森、英國首相卡麥隆的亡父,及多位中國大陸政壇高層的親屬。

曝光的資料,讓民眾及反對派掌握了政治人物或者家屬的醜事,成為近年來全球政壇最大的醜聞。

雖然,離岸公司和避稅天堂在崇尚商業的時代,算是高明手段,不少政客和商家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其實,通過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在巴拿馬銀行存放資金或進行交易,並不必然意味著違法行為。

巴拿馬離岸金融中心並不排斥來源不明的資金,並對交易行為維持較寬鬆尺度,因此彙聚了大量見不得光的資金,存在大量空殼公司,為洗黑錢提供了方便管道,成為「避稅天堂」。

不過,在全世界加強反腐,打擊漏稅及洗黑錢的強大聲勢下,避稅的逃避責任,也變的不光彩。美國不僅加大力度打擊洗黑錢,對一般國民逃稅也抓很嚴,罰很重。何況這次曝光的資料顯示,還涉及到一些不開放,不透明的保守國家,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政治人物或與其關係密切的親友同事,在此保存著大量不為外界所知的資金,經常在此從事資金交易行為,一般都意味著他們在本國內涉及腐敗或非法交易。

涉及的國家發生了不同反應。俄羅斯總統普亭發言人對此否認;英國卡麥隆辦公室稱其為私事;冰島大批示威者要求總理辭職,總理因此下台;大陸嚴控媒體網路輿論,外交部稱其「捕風捉影」而不作評論,《環球時報》發表社評還陰謀論反擊,暗指此事有美國意識形態鬥爭的背景。

但社會輿論有理由相信,曝光的資料做假的成份並不高,對全球政壇的衝擊是實在的。

紀碩鳴(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