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在耳邊呼嘯,微冷,我身在紫羅蘭色的國度,雲朵翱翔在天際,柔和的淺紫色與金色坐佛兩相輝映,空氣中瀰漫著祥和,徜徉其中,我幾乎以為自己在夢土遨遊。突然打了個哆嗦,把我帶回地面,原來,我就在國境之南。
文/江怡慧
北風在耳邊呼嘯,微冷,我身在紫羅蘭色的國度,雲朵翱翔在天際,柔和的淺紫色與金色坐佛兩相輝映,空氣中瀰漫著祥和,徜徉其中,我幾乎以為自己在夢土遨遊。突然打了個哆嗦,把我帶回地面,原來,我就在國境之南。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抬頭仰望,無際的夜空中一輪明月高掛,與佛陀示現的真如自性共同映出一道光亮,那是二千六百年來,不變的真理。這裡是時光隧道的入口,通往西元前的印度菩提迦耶。
詩人陳義芝說:「久遠以前,有那王子離開他當王子的地方;久遠以後,有那佛陀來到他是佛陀的宮殿。」
故事是這樣的:過去印度釋迦族有個王子悉達多,其母摩耶夫人因六牙白象入胎有孕,出生時天女散花、九龍吐水,他行走七步,步步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發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宣言,他的誕生不僅人天歡喜,更成為後來改變印度和世界的聖賢。
皇宮生活無憂少惱,錦衣玉食卻依舊攔不住覺性佛心。一次訪視百姓,老病死生示現眼前,如擲湖之石,泛起波波漣漪。日日夜夜百思不解,王子再也按捺不住心底的迷茫,宮廷宴會那夜,悄然辭別親族,瀟灑而去。
鬱林前剃髮立志,王子不欲得生天堂,只願尋獲生命究竟的答案,明心見性。
多月苦行無果,金玉之身已骨瘦如柴,尼連禪河旁的牧羊女乳糜供養,促成王子成道的因緣。誤以為王子悔約的五大臣相繼離去,然而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一句「不了脫生死誓不起座」震懾十方,有一位比丘堅守著他是比丘的本分,毒蛇猛獸的毒氣化為清風,魔軍魔女歸降正法,靜定安然的此刻,夜睹明星,無際的宇宙成就了他,終證無上正等正覺。
❖
中國式的八座塔對稱整齊、氣勢宏偉,襯托出盡頭覆印度式的本館莊嚴安和,沿著視線往上走,世界最高的銅坐佛呈現眼前,他——便是這座博物館的主角: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
一如入館所見,每一磚一瓦都見證了佛教的歷史。佛教起源於印度、光大於中華,當我們遵循著東傳的法義,踏實向前,也就正踏著那年那王子的步伐,走向光明與希望、解脫與自在、智慧與彼岸。
走在人間的幸福佛國,心想:如果佛陀還在,是不是也會來到這裡隨緣示眾呢?這裡,處處可見佛世的記憶。
南邊的山坡上,留有佛與大迦葉尊者「靈山一笑」的傳奇,拈花的笑意猶存,也許走著走著,就能碰見涅槃妙心;北面的祇園,飄揚著妙法的清香,森木叢林裡,彷彿能看見佛陀與千二百五十弟子,共享法宴的美好。塔座旁的一棵棵菩提樹下,應都有個自性的金剛座,能拾及明心見性的訊息,一葉一如來,生生不息。
本館前的羅漢、祖師們各自修行,力行實踐佛的教法。如是我思,如果有一天,佛陀來了,覺者們是不是都會起立合掌,恭迎法王呢?
佛慈廣大、佛恩浩蕩,在佛子心中,是雄偉崇高的大法王,三大劫修來的四八端嚴微妙相,如同傳遍世界的聖號,深印心中;在遊子心中,是慈愛醇厚的依歸處,永遠在阿蘭若裡為人留一地心的休息站,備著一杯無我茶,迎接每個人隨時回家。
佛一如既往慈愛,總是一再地滿足佛子的心願,慈悲應允、默默支持,即使許多願望都只是虛諾,佛依舊寬容、疼惜,愛護著菩提心苗;即使現實使人失去信心、是非讓人失去勇氣,紅塵滾滾覆蓋了初心,心性不再純淨善美,佛依舊如久遠劫前那般,含笑凝視著三千大千世界,安住在法身慧命的家鄉等待,期望著凡心重蒙光明,期盼著佛子重遊故地。
這裡,有星空有藍天有菩提樹,有佛的真身,也有眾生實相。
立足所謂的娑婆世界,望向百尺坐佛的微笑,不禁好奇:
佛陀出身的迦毘羅衛城,有國土權位之爭嗎?
誕育悉達多的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有沒有親子問題?
喜歡沉思的童年裡,有霸凌和排擠的現象嗎?
而後與耶輸陀羅成婚,曾有夫妻衝突嗎?
拋棄歡樂,離家求道,會對未來感到迷茫嗎?
苦行多年卻無果,對自我不會產生懷疑嗎?
修行遇阻,怕不怕、煩不煩、累不累?
佛陀的世界,也是這樣煩惱重重嗎?
生命的問號,也是那麼複雜難解嗎?
終於,《維摩詰經》裡,給了我一些消息:「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如是我聞,佛陀的世界與我們並無不同,呼吸著相同的空氣,生活在同一個娑婆,曾目睹無數老病死生,也經歷各種人我是非,但因心地清明,百花叢裡過,不帶走一片葉。
佛以無語的溫柔迎接有情,當年靈山上的那抹淡然,拈出了禪心、拈出了真理,更拈出了佛光普照的如今。
回首環望,整座博物館色調簡單乾淨,從日光自東方升起的那一瞬,隨著天光雲影的變幻,佛陀也示現了三千世界的萬象,其實,不過一念。所謂芥子納須彌,事相雖小,卻蘊含三千大千世界,一念心開,萬物皆在。
佛教在印度沒落,卻在東土旭日東昇;兩千六百年後的如今,有一位僧人以弘誓大願為釋尊興建紀念館,真身舍利屹立,自此佛陀從傳說中走進人間,來到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化身在一磚一瓦中示教利喜。
佛陀的肉身已遠去,然而法身仍遍及十方,這情景、這法義,將隨著天光雲影,走進每個人心中,留下寧靜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