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解決偏鄉醫師人力不足、及「五大皆空」(內、外、婦、兒、急診科乏人問津)的問題,民國九十八年停辦的醫學公費生制度今年重啟,預計五年培育五百人,畢業、受訓後分發服務六年。
以往一般公費生未履行服務義務,依未服務的年數,按比例賠償在學期間一倍公費,若六年都未服務,就賠償六年公費,從八十幾萬到一百多萬不等。
不過,今年復招的一般公費生,要求比照單招的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學公費生,違約除醫師證書由衛福部保管,還要賠十倍公費,估計最多罰一千五百萬元,今年九月入學新生適用。衛福部、教育部昨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專案報告,被立委圍剿。
相對論點:應為抉擇負責
「奴隸醫生來了!」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很多公費生來自貧窮家庭,十八歲時選填志願沒想清楚,就要被罰到一輩子完蛋。讀六年公費醫學系、實習一年、受訓後服務六年,「等於簽了十多年的賣身契」。違約罰一倍公費還可接受,罰十倍太沒人性。
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卻持相反看法,強調不能只是一味討好民眾,他完全支持重罰,藉此教育高中畢業生要為人生的抉擇負責。
教育委員會最後通過決議,基於醫學公費制上路在即,要求衛福部即刻檢討,開放各界討論一千五百萬罰款的合理性。衛福部次長李玉春允諾開會研議放寬的可能性。
過去百分之一賠款換自由
李玉春說,醫學公費生民國六十四年開辦,九十八年因醫事人力足夠而停辦,至今培育六千五百五十七名公費生,只有七十五人未履約服務,罰一倍公費,約占百分之一點一,比率很低。她強調,公費生對離島偏鄉醫事人力幫助大,目前兩百四十九人仍在服務,過半數、共一百三十四人在離島偏鄉行醫。雖然服務滿六年留任率不高,至少在服務六年間,造福偏鄉離島民眾。
衛福部指出,台灣醫學系的學雜費很廉價,就讀公立大學六年,最便宜只要八十幾萬元;就讀私校也頂多一百多萬元。以往公費生未履約服務六年,賠六年公費,只要幾個月的醫生收入就能繳清,衛福部今年重啟公費生制度,才把違約賠款提高十倍。
李玉春強調,衛福部不會讓公費生當醫奴,未來在學期間,會舉辦交流座談與輔導課程;畢業後將先安排到醫學中心接受良好專科醫師訓練;分發到醫事人力不足地區服務,會與服務院所訂契約保障薪資,給予公平、合理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