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錢包也是飲水杯!來自台東縣大武鄉大鳥國小的四年級學生潘妤婷、鄭騏彥、張康寧,在部落工坊的媽媽協助下,製作出錢包結合飲水杯的「皮夾隨身杯」,在今年莫斯科舉行的第十九屆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中摘金(見圖/中央社)。
【本報台東訊】是錢包也是飲水杯!來自台東縣大武鄉大鳥國小的四年級學生潘妤婷、鄭騏彥、張康寧,在部落工坊的媽媽協助下,製作出錢包結合飲水杯的「皮夾隨身杯」,在今年莫斯科舉行的第十九屆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中摘金(見圖/中央社)。
大鳥國小是台東縣大武鄉內的一所小學,學生人數不到百人,九成學生是原住民,為典型的偏鄉小學校。學生潘妤婷說,創意的發想是因為時常出去玩,每次玩到口渴都沒有帶杯子來喝水,不過錢包卻是會隨身攜帶,因此和其他兩位同學討論後,認為錢包和杯子結合後,能改善生活中的不方便。
雖然有好的想法,卻不知如何做,部落工坊經理王曉彤說,當初得知小朋友在發明碰上難題,主動了解,恰好是工坊最擅長的手工編織包,就發動工坊的媽媽一起協助製作,才有這次發明。
「皮夾隨身杯」的成品,先是參加東公高工所舉辦的第二屆小小發明家的競賽,初試就拿下金牌獎,並獲得推薦參加在莫斯科舉辦的發明展,同樣奪金。
張康寧說,平常就很喜歡發明東西,得獎後更有信心了。由於近日常下雨,上學除了背書包,還要撐傘,未來希望能發明一種不用撐傘就能遮雨的書包,讓學生上學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