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聊天室 親子為電玩吵架,該怎麼辦?

文/第五德嘉 |2016.04.07
2056觀看次
字級

砸掉電視螢幕或剪斷網路線,都不是解決孩子電玩上癮的方法,唯有深入了解孩子玩得是什麼模式的遊戲,適度滿足,就可找到皆大歡喜的處理模式。

文/第五德嘉

有位大學生當國中學生的家教,家長要求得不多,就是請他盯著孩子寫完學校作業,不要讓他一直上網玩電玩。沒想到,這樣強制的結果,學生乾脆下課不直接回家,跑去找免費的WiFi與充電電源,讓家教與家長根本找不到人,最後學校也蹺課,甚至嚴重到半夜溜出家門,去網咖繼續玩電玩。

這是一個跟朋友見面沒話說,網路社群軟體卻忙著留言的時代;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家庭的「數位爭吵」,不和諧的氣氛隨時在家中引發戰端。

放手讓孩子玩,除了少數孩子能夠自制外,多數孩子大都會無限制地玩到廢寢忘食,最後甚至可能體力不支而倒臥電腦旁,不省人事。在網咖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孩子與年輕人。

孩子為何反彈?

孩子和父母因為網路遊戲而爭吵,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被了解,例如:

一、不想被網友責怪

有的線上遊戲,是需要組隊合作打戰,在這種三人對三人、五人對五人的遊戲爭戰中,如果孩子因為家人的干涉而中途退場,非常有可能造成全軍覆沒,而在網路上被人討厭,甚至成為黑名單上不受歡迎的人物。

這就是為什麼在網路對戰時,孩子被叫喚要關機時,往往會要求:「等一下!」或憤怒地說:「現在不要吵我啦!」

二、爭取網路成就感

有些孩子在課業上沒興趣,在同儕間也不見得受歡迎,但在網路遊戲中,總是能打敗對手,總是能在英雄榜中擁有強大積分,儘管一切都是虛擬的,可是那種成就感,卻能夠讓孩子沉迷不已。難怪父母逼孩子關機時,他們立刻陷入暴怒狀態,親子就為了電玩遊戲爭吵起來。

親子可以不吵架

為了電玩遊戲,親子關係鬧翻,是非常可惜的事,爸媽首先要了解孩子玩遊戲的屬性是哪一種,才能跟孩子溝通,因為網路電玩遊戲是有不同的分類:

一、回合制遊戲

如果孩子玩這種遊戲,必須跟孩子約定,現在是玩一局還是兩局?而不是幾分鐘幾小時,這種遊戲不能半路退出,遊戲時間可能十幾分鐘到一個小時,完全看雙方戰力變化來決定。

孩子如果迷上這種遊戲,限制遊戲時間是最大的爭吵來源,因為遊戲廠商設定不能半路退出,所以,有人因為打不過對手,就刻意拖延時間,等對手的爸媽來切斷電腦,就能反敗為勝,這叫做我打不過你,但我等你的爸媽來幫我打敗你。這對孩子的自尊心有很大的傷害,但這就是網路世界,大人一點也不用奇怪。

所以,爸媽要了解孩子如果真的在線上,跟對方僵持不下而不願意認輸,那就樂觀地想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種局勢不利就舉雙手投降的人,把這種「堅持」視為孩子的優點,最後不論輸贏,孩子在父母充分理解和陪伴的情況下,就會遵守與爸媽的約定。

二、療癒性遊戲

這種遊戲就是讓孩子玩開心的,如果孩子介紹給爸媽玩,說不定爸媽會玩得更瘋,換孩子提醒該煮飯了、該上班了!

這種遊戲就可以規定時間,孩子也會樂意接受。

三、定時領寶物遊戲

有的遊戲廠商會規定,想要領到虛擬寶物,必須在指定時間內上網登入按下按鈕。有時候,孩子只要完成按下這個動作就好,傾聽孩子的需求,爸媽陪著孩子,讓他用幾分鐘按下去領取寶物,孩子就會乖乖放下電玩。爸媽不用為了這幾分鐘,與孩子產生爭執。

總之,砸掉電視螢幕或剪斷網路線,都不是解決孩子電玩上癮的方法,唯有深入了解孩子玩得是什麼模式的遊戲,適度滿足,就可找到皆大歡喜的處理模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