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機會快門 只在一瞬間 羅佑純 |2016.04.03 語音朗讀 49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范慧玲 圖/范慧玲 丹頂鶴──日本北海道 冬天的丹頂鶴群宿在北海道釧路雪裡川,從音羽橋上拍攝光影幻化有如仙境般美麗。 圖/范慧玲 鵜鶘──馬來西亞 圖/范慧玲 鵜鶘──馬來西亞(搶食) 鵜鶘又稱送子鳥,是高度社會組織的鳥,常聚集形成巨大的鳥群,以群體的方式捕魚。體型雖然看似笨重但是善於飛翔。 圖/范慧玲 白腹鰹鳥──基隆 屬於大型海鳥,大部分棲息於海洋或海上小島,在台灣北部及東北部海域較常出現,屬稀有留鳥。 圖/范慧玲 彩鷸──桃園 是台灣地區不普遍的留鳥及夏候鳥,常單獨或成小群出現在水田、溪邊、池畔等濕地。由雄性負責孵蛋及育雛,是個性相當害羞的鳥。圖/范慧玲 栗喉蜂虎──金門 是金門的夏候鳥之一,台灣並無分布。大約於3 或 4 月開始出現在金門繁殖。大部分為一夫一妻制。 圖/范慧玲 鸕鶿──中國 又稱魚鷹,是一種大型水鳥,善於入水捕魚。在大陸桂林灕江一帶由漁民飼養捕魚已有千年歷史。 圖/范慧玲 文/羅佑純 圖/范慧玲 范慧玲多年來拍攝的生態照片,照片裡的鳥,是如此自然的展現平時姿態,她說:「要拍出精采的照片,除了耐心等待外,更要熟悉相機操作、瞭解鳥種的生態,才能掌握那千分之一秒的『機會快門』」。 拍鳥多年,范慧玲對鳥類的生態早已如數家珍,她說:「冬天拍攝候鳥黑面琵鷺時,牠的毛色飽滿,但是春天的黑琵,因為到了繁殖季節,公鳥會長出漂亮的繁殖羽,互動活潑,拍出來的質感又不同了。台灣在世界動物地理分區上屬於東洋區和舊北區的交會地帶,約有六百種鳥類曾被記錄,其中約有二十四種為台灣特有種。喜歡拍攝野鳥的人在台灣是很幸福的,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鳥類可以拍。」 近幾年,不時傳出有惡劣的攝影人,故意用線綁住雛鳥,捕捉親鳥的餵食畫面,范慧玲聽了既心疼又無奈,她強調,絕大部分的生態攝影者,因為長期拍攝,反而像是跟鳥類建立了情感,會願意用時間去等待好畫面。前年,有一對保育類的朱鸝在宜蘭冬山育雛,因為巢位太明顯,很容易被盜賣,許多愛好鳥類攝影的朋友還集資,雇請保全二十四小時護鳥,直到雛鳥安全離巢。 范慧玲說:「人生經歷愈多,愈珍惜每一次拍照的機會,也很享受拍照時專注的感覺。」愛攝影的她,其實是貿易公司負責人,即使行程滿檔,她仍會想辦法抽空去拍照。攝影常常需要上山下海起早趕晚,體力上其實蠻辛苦,但對她而言,反而是沉重工作壓力的平衡。不論是拍攝人文或生態,都在她的照片中訴說著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談起心境轉折,范慧玲坦言,以前總希望能拍到精采的畫面,若是拍了一整天都沒有滿意的照片,心情會沮喪。但是隨著年齡增加,歷經生命中倉促離去的親人,她學會珍惜和感謝每一天,有沒有拍到好照片,已經不在意了。 她說:「重要的不是拍攝的結果,而是過程,享受拍照的樂趣,用心去看和感受這個美麗的世界」。 作│者│簡│介 現任: ◦台北攝影學會 理事 ◦台北攝影學會 沙龍主席 榮銜: ◦台北攝影學會 博學會士 ◦The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RPS)「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博學會士(FRPS)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台灣分會會長 ◦山合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得獎經歷: ◦2008, 2010, 2013全國聯賽優秀作家 ◦2009中國第十三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金牌 ◦2010第五屆阿聯酋國際攝影大賽金牌 ◦2010,2013新加坡國際沙龍金牌及年度最大贏家 ◦2011第六屆阿聯酋國際攝影大賽雙銀牌及年度最佳攝影師 ◦2011客家桐花祭攝影比賽金牌 ◦2012臺南市政府鹽水蜂炮攝影比賽金牌 ◦2012林家花園攝影比賽金牌 ◦2014第八屆阿聯酋國際攝影大賽金牌及年度最佳攝影師 ◦2015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015全球攝影大賽台灣賽區人物類組第二名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紀實技巧 偉大攝影的基礎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09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佛光點亮 印度希望之村【視覺美學】生物形態論的藝術心象【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 作者其他文章新北土地公文化祭 有球必應佛光山15道場 獲績優宗教表揚鷄籠中元祭 靈猴、沙彌同樂清德寺三好兒夏 台北結營走入瘋神紀 認識道教世界法國青年訪福報 深入辦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