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通報有漏洞 安全自保最重要

李碧華 |2016.04.02
2470觀看次
字級
準總統獻上一束花,給小燈泡的傷心母親發出承諾。
靠立法無法解決問題,應從根的家庭、教育來讓危險消失。
靠立法無法解決問題,應從根的家庭、教育來讓危險消失。

文/記者李碧華

「思覺失調症」好發於季節更替時節,患者易產生幻聽、幻想而傷及無辜而造成不幸。迎接今年春夏交接的婦幼節,此症又為社會添了哀傷,加了遊行,更多了對社區通報的關心。「不會讓妳白白犧牲,這社會破了很多洞,我們要快點補起來。」這是準總統給內湖當街遭到不幸的傷心母親的承諾。白玫瑰社會關懷協會也號召民眾四月九日走上街頭「自己的孩子自己救,萬人五十換正義」。

一時之間,點亮小燈泡來守護孩子,廣受關注,問題是,燈泡在那?誰來點?列管人口又如何被列管?讀護理的程勝芳是在慘案的第二天,就決定去和社區總幹事徹底討論鄰居近期的驚擾,「是個年輕的女性,總在半夜大聲怪叫,社區的人都說,她有幻覺。」有幻覺和吃迷幻藥,或和精神異常指的是同一件事嗎?程勝芳略知,治安顧慮法可為自己追蹤三年,然而,總長度就只是三年,不是三年的時時刻刻,「而悲劇的發生卻只是一煞那,一次,就完了,就來不及了。 」

還能傻傻的指望誰呢?當然只能靠自己。因為警察搖搖頭回答她,「衛福部對患者的個資是保密的,名單沒整合,我們掌握不到。」

住在木柵的小艾也因為對門的宅男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唱著歌,也喃喃自語,社工被通報來將她強行就醫,但一個月出院後故態復萌,「難道只有搬家,才是治本又治根?」

台灣這六年來,已經發生六起這類的無差別傷人事件,是兇嫌將對社會結構的不滿進行強烈吶喊與控訴,讓大眾對受害者的無辜生命逝去,感到極端憤怒,甚至無法理解殺手的行為,造成復仇的激情四處流竄蔓延。

親子專家彭菊仙分析加害者,「他們都有類似的精神疾病,或吸毒前科。」醫學上將「精神分裂症」改稱「思覺失調症」,以降低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恐懼和異樣眼光,此症好發於季節更替時節,正是人間四月天的此時。

受害女童媽媽的發言是:「這樣的隨機殺人事件,兇嫌在當時是沒有理智的。這不是靠立法處置能夠解決的問題,我還是希望能從根本、從家庭、從教育來讓這樣子的人消失在社會上。」

能解決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資料顯示,全台精神分裂症患者約十萬人,若包含憂鬱症則有十八萬人。「但不論患者病情多嚴重,只要及早治療並穩定用藥,都可控制,民眾不要因內湖個案而武斷認定所有精神病患都有傷人威脅。」程勝芳說,統計全台急、慢性病床及日間留院、住宿型復健、精神護理之家等服務,可收治三萬以上,並無病房壅塞問題,「醫學上,希望精神病患都能重拾正常生活、回歸社區,所以只要病情穩定、經醫師評估後都可出院。」

社區通報是小市民遇險可以求救的,但,只是暫時,不定時炸彈還沒熄火。

遇到孤狼

該怎麼做?

●給他多一點關心,幾句簡單的問候,

●帶他走出封閉,讓他感到溫暖。

●能力範圍內,給予協助,付出熱情。

●雞婆一點,隨時留意他的異常並通報。

●試試以平常心看待,生病就勸他看醫生。

專家觀點

喪失價值中立平台

監委調查也發現,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以「行方不明」、「無工作對象」為由不處理,致通報案件七件有六件未獲派案處理。

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指出,由於社區本質與強制性治療有衝突,使得原本即已顯得與強制住院治療格格不入的諸種病患權利,於強制社區治療制度上,更顯其突兀與矛盾。在台灣的精神醫學一元化擴張發展過程中,切斷了情感鍊,同時也使社會喪失了以群性作為一價值中立的平台,無法開展一個包容不完美的完美人性機會。

隱藏風險

一心尋死的

無差別事件悲劇

專研青年就業困境的學者李建鴻指出,當前台灣青年勞工面對的兩大就業市場困境分別是:「轉銜歷程風險」、「非典型工作風險」。所謂「轉銜歷程風險」是指,青年從學校畢業後就轉變為成人,但因職場的困境,又有可能回校進修、參加職訓或失業待業,而回復到青年狀態,青年不再是畢業、就業、成家立業、退休的線性生涯發展,而可能是「生涯去標準化」與「生涯可回復性」的「YO-YO現象」(youth -youth),就像yoyo球一樣,來回擺盪。

其次,面對「非典型工作風險」,青年一畢業尋職,面對的都是定期契約、派遣、部分工時或低底薪的業務性質工作。根據統計,過去十年來部分工時者增加了八倍,派遣工作也是大幅增加,連科學園區許多半導體電子業都使用派遣工,情況不樂觀。

由於非典型工作隱藏的高失業以及低度就業的風險,更可能轉變成地下經濟之下低薪低保障的邊緣性工作,而非保障較佳的正職工作。

為何近年來不斷出現這種一心尋死的無差別事件?台灣勞工實質薪資倒退十幾年的悲劇,早已經不是新聞,工作不穩定加上低薪,可說是青年初次就業面對的最大雙重打擊。

家長角度

埋藏無法防堵的恐怖未爆彈

文╱彭菊仙

盤根錯節的大問題在於整個社會結構。

全世界的失業率都很高,但是台灣的青年人,其失業率、被剝奪感相對於總體人口卻更高,這代表著,我們的就業市場疲弱,以至於無法提供青年人更多機會、更合理的報酬。

當 「畢業、就業、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養兒育女」 此生物線性人生之達成愈來愈困難,就埋藏愈來愈多無法防堵的恐怖未爆彈。除卻廢死不廢死的議題外,以上一直是我關注而擔憂的社會結構問題。

具體建議

不要怕麻煩 隨時警戒

文╱胡幼偉

1. 任何賣場如遇男子單獨來購刀具,業者必須當場要求買者填單,說明買刀用途、填寫住家地址、聯絡電話,當場拍照,銷售後並立刻通報轄區警方。不要笑!這一定會對人魔族群產生某種程度的牽制作用。

2. 所有父母帶小朋友出門玩耍時,必須像特警貼身保護總統般貼身保護幼童。父母在人多場合需隨身攜帶防狼噴霧器,在較空曠處需手持棒球棒或高球桿一支作警戒狀。不要笑!人魔見此陣仗,會猶豫而不敢下手。

3. 所有婦女同胞只要出門,必須在包包裡攜帶防狼噴霧器。進電梯等密閉空間時,需手持噴霧器隨時警戒。

結論:不要怕麻煩,安全自保最重要。我是說真的!這必須成為生活習慣!

社區通報 滋擾處理作業流程表

作業流程 步驟說明 作業期限

1.民眾發現精神病人或疑似精神病人社區滋擾情形 民眾發現精神病患或疑似精神病患在社區中出現滋擾他人情形。

5天

2.通報衛生機構 發現以上情形,可向衛生局或轄區衛生所通報。

3.電訪個案/家屬/相關人員 電話訪談通報人、家屬、個案本人或鄰里長等相關人員,釐清案情。

4.1是否為精神疾病 經電話訪談釐清案情後,評估是否為精神疾病症狀引發之滋擾行為。

4.2轉介警察單位 倘非精神病患,而是一般民眾滋事,則請警察單位處理。

5.公衛護士家訪 衛生所公衛護士前往查處。

6.1是否符合護送就醫要件 個案為精神病人或疑似精神病人,研判其行為是否達到精神衛生法第32條:有自傷傷人或傷害疑慮符合護送就醫標準。

6.2輔導就醫鑑定 個案未符合護送就醫標準,提供相關衛教並規勸就醫鑑定。

7.通報119、110前往 需進行護送就醫時,衛生所立即通報119、110前來協助。

8.執行強制就醫 由警察、消防及衛生單位共同護送至指定精神醫療機構(簡稱指定機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