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針對震驚社會殺童案,如何給孩子安心成長的環境?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可依孩子年齡給予適合的保護措施與安全教育,對於七到十二歲、已經有行動能力的孩子,應教育孩子建立安全意識。
「如果每個人都能多一分對周遭人事物的警覺和關心,類似事件或許不會發生。」林月琴認為,在事件發生後,更要強化社會安全網絡與社區關懷機制,對於社區內的高風險家庭,須給予關懷,政府更應提供配套機制,對精神狀態不穩定者提供良好安置與精神醫療。
林月琴建議,以零到六歲孩子的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保護者,外出時盡可能將孩子牽在身邊,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當有陌生人靠近幼童,要提高警覺,多留意周遭可疑人士,將安全風險降低。
對於七到十二歲的孩子,父母不可能無時無刻陪伴身旁,因此為孩子建立安全意識格外重要,家長應培養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當一個人在街頭遇陌生人問路時,要保持三步距離;有人拉下車窗詢問,也要保持適當距離;若有陌生人請求幫忙引路,應請求其他大人幫忙,避免獨自帶路。家長應從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思惟,避免陷入難以預料的風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