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二十八日,紫檀綠隧己綠意盎然。圖/資料照片
昨天整條紫檀綠隧則是一片「蕭瑟之美」。圖/吳政修
【本報台南訊】新營區鐵線里南70線「紫檀綠隧」種近三百棵印度紫檀,往年此時早已綠意盎然,今年迄今仍光凸凸,僅兩棵剛長出嫩葉,引起多人關心甚至質疑「樹是否枯死?」鐵線里長沈志宸說:「樹沒死,是因今年天氣太冷導致生長延後。」
「紫檀綠隧」散步、騎單車與賞景,要再等一個半月至兩個月。
新營區公所二十年前為鐵線社區綠美化,及營造一條適合行人、騎單車的道路,在南70線從鐵線至秀才約一點五公里,兩旁種了將近三百棵印度紫檀的行道樹,是許多新營人的共同回憶。
每年三月間綠隧綠意盎然吸引遊客觀賞,約與白河林初埤木棉花盛開同時,近年很多新營人貼文介紹綠隧,去年就有人在臉書上說,「大家都在瘋木棉花道,其實新營區綠隧也不差」,許多網友回應「不是不差,是『是很棒』!」木棉道因天候延後開花,巧合紫檀迄今光溜溜、綠葉未成蔭。
前新營市代表余秋宗說,以前約在這個時候,常與友人帶著泡茶器具到綠隧下泡茶、聊天,雖還未長新葉,但也有種蕭瑟之美;陳姓市民表示,以前常騎腳踏車載小朋友到綠隧欣賞風景,綠意與木棉花道的紅透天相比,確實別有一番風味,但綠隧還不長新葉,是否枯死了?
沈志宸說,每當冬天就會葉子全掉落,春天再長出綠葉,可能因今年因天氣太冷,致成長期延後;鐵線里前里長蔡玉輝表示,可能還要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才會樹葉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