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中〈金斧與銀斧〉的故事,敘述樵夫斧頭掉落河中,河神現身問:「你掉的是金斧還銀斧呢?」樵夫誠實回答,河神受感動,便把金銀斧都給了他;樵夫朋友看見,如法炮製,卻謊稱遺失金銀斧,被河神處罰,故事旨在教導人要誠實,欺騙沒有好下場。
誠信待人在今日社會仍是成功的鐵則,但人非聖賢,我們看見他人成功,便想複製其成功模式讓自己也能飛黃騰達。故貪心樵夫的所作所為,在在披露人性弱點;用現代社會的角度來看,想成功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成熟的投機心態。
馬雲曾說:「多學習別人失敗的經驗,而不是別人成功後才去模仿。」
伊索藉寓言警醒世人,金斧銀斧自古至今終究只是傳說,天底下哪有買一送二這種好事。但它就像伊甸園的禁果,果樹上總有蛇在低語,如同台灣的一窩蜂效應;葡式蛋塔、甜甜圈、清玉的翡翠檸檬……如今就像海市蜃樓,只能藉幻影回憶當初美好。
我們該慶幸,有成功的人告訴我們成功的方法。無論是伊索還是馬雲,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收穫前人種下的果實容易,但失敗的人更多。唯有誠實面對、學習失敗;讚美他人成功、腳踏實地築夢。如此一來,夢想的芽苗才能長成結實的果樹,而非羸弱的細枝。(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