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去年下半年陸續推出「氣象短知識系列」短片,說明聖嬰、北極振盪、春雨等台灣的氣象。尤其是「北極振盪」氣象短片,推播時間剛好碰上台灣低海拔也下雪的超低溫,讓民眾超有感,連香港媒體都報導,這則點閱超過二百萬人次。圖/中央氣象局
【本報台北訊】中央氣象局去年下半年陸續推出「氣象短知識系列」短片,說明聖嬰、北極振盪、春雨等台灣的氣象。尤其是「北極振盪」氣象短片,推播時間剛好碰上台灣低海拔也下雪的超低溫,讓民眾超有感,連香港媒體都報導,這則點閱超過二百萬人次。
製作氣象短片的點子來自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辛在勤說,「科技進步,氣象局也該跟上腳步」,因此開始學習改用較具聲光效果的影像來說氣象,嘗試用動畫效果吸引民眾吸收科普知識。
氣象局去年下半年就陸續製作「滿天的棉花糖」、「該不該放颱風假?」、「航道上的上帝之子—聖嬰」等短片,但受到關注程度不高,僅有在氣象局的「報天氣」臉書粉絲頁較受歡迎。
直到「北極振盪」推出後立即引起廣大迴響,在Youtube觀看次數高達二百零四萬次,「報天氣」粉絲頁超過六千則分享,辛在勤笑說,這部動畫是逼迫同仁短時間內趕出來的,有些製作精緻短片點閱次數卻不高,「很難抓到網友口味」,可見推播時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