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邂逅元修菜

文/龔敏迪 |2016.03.21
1916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日前,終於有機會到湖北黃岡──古代的黃州,將四祖寺、五祖寺、東坡赤壁遊玩了一遍,於安國寺用餐,沒有想到居然邂逅了「元修菜」。

《世說新語》提到孔融到摯友楊彪家做客,楊家拿出當時極罕見的楊梅來招待,孔融指楊梅問才九歲楊修:「這楊梅是你們楊家特有的果子嗎?」楊修立即回答說:「沒有聽說過孔雀就是你家的家禽。」

當年蘇東坡被貶到這裡,老家的巢谷來他的雪堂坐館教他的兩個兒子蘇邁、蘇過。十五年沒見面了,一起吃飯時不免要懷念家鄉的巢菜,蘇東坡和巢谷談巢菜,就戲稱它為「元修菜」,因為巢谷字元修。

蘇東坡作詩描繪元修菜道:「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並且囑咐巢谷將來要捎些菜籽來,以便自己在黃州種了吃。

蘇轍的〈巢谷傳〉說巢谷幼傳父學,雖樸而博,是個緩急可托者。後來蘇氏兄弟一個貶謫到海南,一個到梅州,親友都不敢和他們往來,只有巢谷從眉山徒步去看他們。那時他已是七十歲的瘦瘠多病之身了,結果從梅州去海南的路上死於新州;他沒有忘記蘇東坡的囑咐,真的把菜籽捎到了黃州。

蘇東坡、巢谷,還有黃州的地方官徐君猷,常來安國寺,「飲酒於竹間亭,擷亭下之茶,烹而飲之。」徐君猷離開黃州的時候,安國寺僧人請蘇東坡給那個亭子取個名字以資紀念,蘇東坡題為「遺愛」,徐君猷讓巢谷寫一篇亭記,於是蘇東坡代他寫了《遺愛亭記代巢元修》,對文徐君猷的為政清靜表示了肯定。

李時珍的陵園也在不遠處的蘄春,他在《本草綱目》中說:「今野豌豆,蜀人謂之巢菜。」蘇東坡之後,很多人都試圖講清元修菜究竟什麼形狀。

《山家清供》的作者林洪做過田野調查,表示:「詢諸老圃,亦罕能道者。」結果,有個永嘉人鄭文乾從四川回來,他也說:「蠶豆,即豌豆也,蜀人謂之巢菜。苗葉嫩時可採,以為茹。」

林洪以為終於明白了,還說了:「君子恥一物不知,必遊歷久遠,而後見聞博。讀坡詩二十年,一日得之,喜可知也。」結果,他把蠶豆和豌豆也混淆了,雖然蠶豆、豌豆,民間分別有寒豆、小寒豆之稱。但巢菜和豌豆苗不可能為同一物,不然蘇東坡何必要巢谷從眉山捎來?

要不是到黃州吃到「元修菜」,還真不易弄明白這麼多曲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