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我們 這 一 家 的 樂活新鮮事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2016.03.16
1514觀看次
字級
森林樂活漫遊 。 圖/皮爾斯夫人
夏日的陽台生活是我們的家庭樂活天堂。圖/皮爾斯夫人
素食創意料理讓我的樂活之旅活力十足。圖/皮爾斯夫人
彩繪樂活美學。圖/皮爾斯夫人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當主婦七年多,面對處理家庭生活瑣事這檔事,七年前的我猶如一塊鈍鐵,每天都驚呼怎麼有這麼多事物是我不會的。

然而時間這把火,是粹鍊我的生活教練,它的本事是以慢火深煉的力道,一點一滴地滲透我、改造我,如今我的主婦生涯才慢慢有了信心曙光;因為這些生活裡重覆繁瑣的大小事,讓我清楚體認到家庭日常生活的大小芝麻事就如同魔考般,考驗著一個女人如何重新整頓自己,如何管理自己,以及如何經營自己與經營家庭的能量;也考驗著女人決定要用哪一種心境,去禮敬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和著的酸甜苦辣。

在日常生活事務中,我發現,當我帶著更多幽默感及自我覺察來面對生活,並融入我個人對樂活生活的熱情探索時,就能忘卻辛勞,換來滿心歡喜與甘甜。當我確定了家庭樂活化的核心價值後,雙腳才似乎落地生根,才有力量張開自己雙臂的新芽,迎向陽光與微風。這條路不求快,但自許一步一腳印慢慢深耕家庭的幸福。

回顧我們這一家的樂活新鮮事,可分成幾個層面:食衣住行育樂、身心靈整合及消費等層面。食的部分,就是盡量採買在地小農的蔬菜,偶爾穿插超市的平價有機食物,採買時自己帶購物袋。目前家裡一周有幾天吃素,這個部分除了吃素參與減碳外,也有健康上的考量,在多吃素及不定期的小斷食之後,我們發現體力和精氣神真的變得較好。

衣的部分,兒子恩典百分之八十的衣服及生活用品都是二手的(大都是親友相贈),每一季我們也會將他穿不下的二手衣再轉贈給其他朋友,如果缺了某些他需要的衣物,我也常在兒童二手市集購買。不過,他生日和耶誕節這兩個節日,我還是會買新衣送給他。

家裡很多的家具也都是二手的,沙發、洗衣機、洗碗機、儲藏櫃、電視機、電腦螢幕、恩典的腳踏車、家用車等等。德國的二手市場相當多元,可以滿足很多小康家庭的經濟需求,所以真的可以不需要花大錢來經營家庭生活。

住的部分,就是養成隨手關燈,不用電時便將插頭拔掉,而使用洗碗機也是為了省水。我們住家公寓大樓裡的樓梯間,大家都保有隨手關燈的好習慣,記得我曾經有一次忘了關燈,馬上被鄰居警告。從這件小事,讓我看見德國人對資源維護的重視。

談到行,先生是開車上班,而我則搭大眾工具,春天一到,我們就恢復單車生活,恩典騎腳踏車去幼稚園,我騎腳踏車去帶瑜伽課及買菜。

家庭育樂生活,就是不讓孩子每天看電視,我們的親子時間,通常是聽音樂唱唱跳跳、瑜伽玩耍、親子共畫、德式桌遊、周末家庭森林漫遊……都是我們一家的樂活時光。

身心靈部分,除了健康飲食的練習培養,就是不間斷的瑜伽練習,這是自己在異鄉最大的身心靈支持。不過,這兩年除了瑜伽練習外,我還多了跑步及多元有氧運動的訓練,一周大概有四天的運動,瑜伽與有氧運動相互穿插。

另外,因為參加過兩回十天的斷食營,對斷食有初步的興趣與了解,在家也會進行不定期的蔬果斷食,或半斷食飲食法,我跟先生長期實驗下來的感受,是在少肉及減食下,身體的消化功能及體能都比以往更好。身體輕盈後,才有機會聽見身體的訊息,多吃新鮮全食物、用對油品及低溫烹調、吃得精與好,身體被滿足後,就不太會想要吃垃圾食物了。

家庭樂活化,其實也跟消費有關哦!每年的耶誕節,我會嘗試不同的手作品送給親友們,碰到真須花錢買東西時,也會盡量選購公平交易的商品。

像去年我們訂了綠色和平的一年份雜誌送給某對友人,主要是這對朋友對環境保育非常感興趣,當他們收到這份耶誕禮物時,真得很開心。另外,我從瑜伽工作室買來尼泊爾地震後,當地婦女手作的羊毛披肩送給好友,一條二十五歐元的披肩就可以支持尼泊爾婦女重建她們的家園,這不是很棒嗎?

我們也會不定期小金額捐款給環保團體或某友善專案等,樂活的消費主義,就是多培養自己消費前對商品的深入了解,花費後知道可以支持那些需要的人,心裡便會洋溢著滿滿的喜悅。

生活它的名字叫作「漸漸」,它以「漸漸」累積的形式建立一個家庭的文化能量,身為媽媽主婦因為參與家庭樂活化的探索,「漸漸」將自己跟社會跟地球脈動連成一條線,媽媽們不再只是媽媽,除了是家庭的守護者,更是保護地球母親的守門人之一,而我會繼續當一個好奇熱情的學生與信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