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繞無限的可能性 繽紛──楊錦惠禪繞與編珠展

文/定寧 創作/楊錦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2016.03.13
10075觀看次
字級
禪繞無限的可能性 繽紛──楊錦惠禪繞與編珠展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1.〈圓舞曲〉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2.〈玫瑰玫瑰我愛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3.〈束縛〉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創作者—楊錦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海洋交響樂〉 玻璃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蓮葉何田田〉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璀璨〉 水晶‧玻璃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鳳凰淚〉 玻璃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跳躍的土耳其〉 土耳其石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花嫁〉 玻璃珠‧硨磲貝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文/定寧 創作/楊錦惠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提供

美麗的緣起

楊錦惠成長在彰化市的一個小康家庭,父母民主開放,讓她和手足們很早就養成了國際觀。二十出頭,她嫁給了從小就同是「小青商」的先生,成為台中媳婦,隨後跟隨婆家移民至美國,並在那裡養育三個孩子成人。

單純的異國主婦生活,她一直默默做著從少女時代就熱愛的手工藝,她迷過紙雕,做過漢宮花、編織,大部分都是自娛的心情。當三個孩子分別從長春藤聯盟大學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工作後,她有了較多自己的時間,可以投入手作。

三、四年前,不經意在網路上蒐尋手作作品時,找到以大小圈圈排列組合而成的圖畫。她看到之後,覺得這樣的畫法很簡單,便開始跟著禪繞畫了起來。

楊錦惠說:「禪繞畫的前身就是塗鴉,上下左右,只要畫得出來,就是畫作。」在國外,畫禪繞的人不少,有些人會將自己的作品po在網路上,也有相關的書籍,甚至還有網路教學。她一開始也是從模仿、各種花樣開始試筆,直覺上,畫得滿好看的。

有一次,她從美國回台,妹妹楊錦郁和妹婿李瑞騰到她家小坐,她不經意拿出自己的畫作分享,妹婿看後覺得畫得不錯,建議她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加到畫裡,也就是把單純的畫畫變成可以敘述something,讓畫作的內容有了meaning。

一天畫十幾個小時

楊錦惠說,剛開始,妹婿瑞騰的建議對她有些難度,因她原本所畫的都是平面的圖案,但是當敘述、概念、主題加進來後,她的畫作也從平面變成立體起來,例如〈圓舞曲〉①中,她以圓形為元素,想要表達各個圓形都不相同,而且每個圓都展現了無限的可能性,就如同浩瀚的宇宙般,充滿了生機;在〈玫瑰玫瑰我愛你〉②中,則以線條為主,她嘗試用很多、彎曲的線條來表現花瓣不一樣的厚度和轉折;而在〈束縛〉③這一幅,她應用了中國結的概念,用十字結的方式將所有的花綑綁起來,讓整個畫面有了層次感。

浸淫在禪繞畫的天地裡,有時一天畫上十幾個小時,不但未感到疲倦,反而因為心情專注,而有一種平靜感。楊錦惠說,她除了喜歡畫花之外,也想藉由禪繞畫來表達掙脫困境,灌注心田的能量,並跟隨時間的年輪,懷抱熱情的生活,以及不可預期的未來。

美麗的小珠子

除了禪繞畫之外,此次的展出還包括「編珠」系列。楊錦惠說受到母親的影響,她一直很喜歡亮晶晶的礦石,覺得它們閃亮、圓潤的光澤,可以讓人心情愉快。而編珠是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工作,加上所需的工具簡單,又可以發展出無限的花樣,所以她很喜歡,並把它當成藝術創作。她說明編珠和「串」珠不同,後者只要會串就行,連小學生也會串珠,但編珠有圖形、配色、編法的難度,「它如同鈎針和織毛衣一樣,都有基本的作法和模樣,必須先學會基本的作法,才能編出比較繁複的作品。」

正因為將編珠視為藝術創作,所以楊錦惠在編珠創作時,雖採玻璃珠、水晶、寶石、半寶石、灌銀玻璃珠為材料,但仍以玻璃珠為多,主要因為它的直徑只有2mm,比起水晶的3mm更小,相對的,對於創作者的工法也更具有挑戰性。

楊錦惠提到展出作品中的每件項鍊都需要一千次以上的工法,這還不包括拆了又重編的數目。在編珠的創作上,她意不在珠子的高貴,而在工法的繁複及細緻,希望表現出小珠子也有其美麗的一面。

作品直指自心

在單純的手作歲月中,楊錦惠從來也沒想過要出畫冊和辦展覽,但因緣自然的生起,她說約兩年前,她到台中惠中寺參加妹妹錦郁的《呂碧城文學與思想》新書發表會,會後和佛光文化出版社社長滿濟法師聊到她閒時的塗鴉,累積一定的數量了。滿濟法師當場提議她可以將作品拿出來義賣,加上妹妹夫妻的鼓勵,讓她在戰戰兢兢的心情下,於半年前先在台南市的格爾畫廊舉辦了首次的展出,也獲得相當肯定。

相隔半年,她對自己更有信心,也嘗試編作不同的作品,她用作品直指自心,並決定將兩次的展出所得捐給惠中寺。

從一個素人到創作者,楊錦惠不曾改變的是,話不多,她的千言萬語其實都隱含在作品中的圓、線、色澤當中。您得先凝神,吐納,才能逐次看出她手上的功力和背後的禪意。

繽紛──楊錦惠禪繞與編珠展

展期:3月13~4月3日

展地: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

(南屯區惠中路三段65號惠中寺)

開幕式:3月13(今日)下午4:00

作者現場交流時間:

禪繞畫教學:3月25日晚上7:00至8:30

編 珠 教 學:3月26日下午2:30至4:00

禪繞畫教學:3月27日下午2:30至4:00

免費參加,每場以20人為限,額滿為止。採e-mail和傳真預先報名fgsquan@gmail.com或傳真04-22519950,報名請注明場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