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新北報導】眼科醫師表示,根據門診觀察,約有近五成民眾在白內障發生時,會誤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或老花導致視線模糊,直到就醫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白內障。
八十二歲的林伯伯,是眼科醫師林丕容的父親,平日喜歡閱讀,老來視力模糊不以為意,有天因下雨視線不良,下樓梯時差點踏空,送醫檢查,發現是白內障影響、造成視力模糊導致。
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白內障初期會有視力模糊、看色彩色調改變、單眼看東西有疊影、有畏光現象、閱讀吃力及常更換眼鏡等現象。白內障手術,有助於降低老人家跌倒風險。
以往人工晶體,均以繞射原理設計,產生平均高達一成八的光流失率,可能造成患者光暈、光眩、中距離視力不佳等現象。
新款老花白內障人工晶體,已經過歐盟及台灣FDA核准使用,以無菌捲疊方式,置入眼睛後會自動展開、也無須縫線,屬於門診手術,無需住院,當天即可回家。
而白內障手術技術也有大進化,目前站在全球浪頭上的是「智能導航無刀飛秒雷射」新科技,取代傳統的手術刀,進入更精準、更安全、更快速復原的雷射智能時代。
大學眼科引進新型白內障老花人工晶體及智能導航無刀飛秒雷射,全方位解決視力問題的人工晶體,讓老花白內障治療進入另一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