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一名六十二歲的長者只有初中肄業,卻受聘成為大學教授,因為他的研究發現改變了科學界對恐龍和鳥類演化的部分認識。他被稱為「中國最牛民科」。民科意指民間科學家或業餘科學家。
大陸《新京報》昨天報導,六十二歲的鄭曉廷初中都沒畢業,但在古生物學界卻頗具名氣。為表達對鄭曉廷的敬意,學者將一種新發現的恐龍命名為「鄭氏曉廷龍」。
鄭曉廷山東平邑人,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館長,他曾在英國《自然》、美國《科學》等世界頂級科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二○一○年受聘臨沂大學教授。
臨沂大學二○一○年邀請他擔任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所長。四年後,臨沂大學更是將「終身教授」榮譽頒給鄭曉廷,以獎勵其輝煌的科研成果。
這家博物館有三項收藏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世界之最」,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一根長達三十八公尺的樹幹化石是世界上博物館收藏最大的矽化木;世界最大的中華龍鳥化石長達三點八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