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星雲大師所寫的〈人間佛教與文人的往來〉,大師確實點出文人的通病,我多年來的寫作經歷,都跳不出無病呻吟的框框,直到佛法進入我的生命中,透過寫作,一次次剝掉我生命中錯誤的見解,不當的習性。
在不斷的聽經聞法中,找到自己的盲點,漸漸打開心胸,包容更多的可能性,發覺我可以不必雕琢,不必構思,往往一個觸發,便將平日的所思所想拉出來,串成一個個故事,佛法便在其中演說。中國的文人雅士從古至今,產生為數眾多流芳百世的文學作品,這是佛法生活化,佛法人間化的結果,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一脈相通,形成完整的中國哲學思想體系,同時藉由中國文人的宣揚,家家戶戶傳承,深入民間傳說。
誠如大師所言「文學是人類感情、思想的發抒,一篇好的文學作品,除了美麗動人的文采與扣人心弦的情節外,更要在思想、理念的傳達,發揮教化世道人心、陶冶人格性情,導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功能,所謂『文以載道』,正說明文人負有以文字教化人心的使命。」
身為文人的我,幸得佛法薰習,又值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之時,更當以文字教化人心的使命創作,這正是我報答四恩:「佛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最好的途徑。
羅慧茹(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