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人口成長10倍 音樂震耳真的會聾 小心耳中風

陳玲芳 |2016.03.02
130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師指出,各類聽障疾病中,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最令人措手不及,其真正原因不明,除部分患者可能是因濾過性病毒感染而導致,其他往往只能歸因於自體免疫系統失調;臨床發現,生活習慣不良與突發性耳聾有很大關係。

四十五歲王女士,某日接起電話卻聽不到聲音,之後一整天都覺得耳朵聽不清楚,確診後判定是「突發性耳聾」,治療後聽力已恢復,並持續追蹤。醫師表示,若伴隨局部神經學症候,就得懷疑是否有中風、腦瘤。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林志勳指出,聽力突然變差原因很多,包括耳垢填塞、中外耳發炎、鼓膜破損、氣壓損傷等。「突發性耳聾」,是不明原因的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

WHO去年發表研究指出,全球因生活習慣不良導致聽力危機的人口高達十億;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二○一四年止,全台聽障人口破十二萬,較一九九二年成長十倍。

「鞭炮聲、音樂聲,震耳真的會聾!」亞東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陳光超表示,過年期間曾診治病患,因為鞭炮近距離在耳朵邊「砰」的一聲炸開,不僅耳鳴,聽力也永久受損。

陳光超表示,突發性耳聾治療黃金期限為三周,如果及時治療,經過口服大量類固醇及施打點滴等處置,即有機會恢復聽力。但若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將造成永久性傷害,必須裝安裝人工電子耳,病患通常需要花半年時間適應。

陳光超說,連續假期過後,突發性耳聾個案即明顯增加,不少緊急就醫的年輕人,都是在夜店喝酒、玩樂後產生突發性耳聾,建議民眾平日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切忌熬夜酗酒,以減少「耳中風」危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