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位於台北大直的忠烈祠,祠奉我國開國英雄與歷代先賢牌位,為配合國家整體政策,財政部促參司已推動透過公共建設促參管道,初步規畫將忠烈祠服務設施經由OT(民間營運—轉移)管道,委由民間經營。
軍方人士說,未來忠烈祠若委由民間經營,儀隊交接也不會受到影響,且民間主要經營殿外設施,忠靈殿並不對外開放。不過,軍方憂心忠烈祠因此失去莊嚴性,對入祀家屬或老兵不好交待。
忠烈祠基地全數是國有或公有地,屬於都市計畫區內的機關用地。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忠烈祠有其嚴肅與莊嚴意義,委外經營涉及多項處理事宜,必須審慎評估,目前正委商進行研究評估中,全案距離執行仍有一大段路。
國防部上網公告「國民革命忠烈祠園區服務設施民間參與案」促參評估預檢表,不管是政策面、法律及土地取得面與市場與財務面,軍方都評估初步可行,未來也可搭配擴建的國軍歷史文物暨抗戰紀念館。
國防部研究認為,忠烈祠引進民間經營管理,可提升服務效能,形塑園區新形象,創建互動式軍史文化公園。綜合評估也指出,此舉可結合募兵制與全民國防所需,整合機關與民聞資源行銷國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