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解說》人間財富的經營

影子/輯錄 |2007.03.25
1400觀看次
字級

銀行存款的數字、擁有的資金、持有的股票等,看似財富的代名詞;但利率、股市的起起落落,卻決定了貨幣流通的價位高低。四十年前的一百萬與今日的一百萬,已是今非昔比了,今日的百萬富翁,已非百萬財產可足矣。雖然仍是起伏不定,卻總是絕大多數人生活在世間的追求焦點。古德說:「家財萬貫,不如學有一技之長。」面臨科技整合、社會變遷迅速的世代,一技之長似乎還不夠,則主動學習、洞察先機的技能,就必須是未來世代人類的本能才行。俗語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則致富之道,就不該只是銀行存款的累積,但錢財與特長適切的規畫與開發,卻是新世代人類必修的社會學分。

富貴是一種幸福感

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雖然,總有些人高喊不要被困境打倒,卻仍悲壯地等待明天奇蹟的出現;但也有些人,看似沒啥雄心壯志,卻是埋頭苦幹地善用生活每一項可能的資源。若問哪一種人才是真正的富貴?最終的答案,應該是後者。因為,前者只看到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困境,一籌莫展地等著福報從天而降;而後者卻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故願意靜下心來,在困境中尋找可能的出路。當找到出路時,自然會昇起突破困境的幸福感。同樣的,一個懂得知足的人,對所擁有的會珍惜,但求努力而卻不強求。面對學業、職場上的競爭,就算敗下陣來,也不會氣餒,而能慶幸自己學習踏上成功之路,又邁出了一大步,這就是知足的涵養,而不是做無謂的懊悔或怨天尤人,這就是《佛遺教經》所說的(大正十二,一一一一下):「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

真誠是一顆菩薩心

一般人求神拜佛,總是祈求「常遇貴人」,在佛門裏即是在說「常遇善知識」或「常遇善人」,甚至還有一句回向偈「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樣的大善人何處求呢?這樣的善人不見得會說我們想聽的話,可能是我們學業、事業上的對手。但與其費心力去猜測別人是如何運用卑鄙的手段,讓自己敗下陣來;不如真心誠意地試著去找出別人的長處,甚至運用別人的優點,再加上自己既有的特色,創造更大的成功契機。

這種不自讚毀他的真誠,是「樂讚人善為開涅槃,所有伎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恒為他人,是名實義菩薩。」(出自《優婆塞戒經》)胸襟多麼的開闊,雖然不容易做到,但卻是創造地球村集體財富的智者,眾多善友自然為伴侶,人間的財富也跟著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