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很頂真、很台式、很草根的練家子風格,始終被鄉民傳承著,宋江陣的滿正鏗鏘聲,彷彿男女老少都出動了。
內門在高雄,知道這塊寸草難生的惡地的人真的十分有限,即使實踐大學在此地蓋起了得到建築獎的校舍,在綠樹掩映下,環境非常清幽,但內門卻是個「小門」,好在有世代相傳的宋江陣,才讓它得了世界第一。
世界的那一個第一呢?是世界第一陣。內門三平村,全村只有五戶,祖孫四代,卻個個都能舞出獨一無二的「平埔族宋江陣」,在陣法中強烈反映了平埔族低調刻苦的生活風格。目前保存完整的陣法,以內門茅埔宋江陣、石坑宋江陣、橫山宋江陣最具代表性。
全鄉總動員
許多年來,這種很頂真、很台式、很草根的練家子風格,始終被鄉民傳承著。走訪內門的那兩天,從早到晚都是宋江陣的滿耳鏗鏘聲,彷彿男女老少都出動了:「工商社會的確把內門的年輕人帶到都市去了,但每年三月逢假日,子弟都一定回到成長的谷地一起團練。」內門國小總務主任林義安說,八十歲的許拋老先生家就是一例,子孫當了警官、國立大學教授、公家任高職,但年年回家鄉逗陣,宋江陣已培養超過上千位「宋江囝子」,不論人口如何流失到外地發展,宋江陣一定年年登場。
陣頭中有四代同堂、三代同堂,從八十歲到十歲,從阿祖到小孫女,個個都不是專業表演者,卻舞出自己的風格。林義安說,這種敢於展現自己世界獨一風格,合心齊力的精神,堪稱「世界第一陣」。
茅埔更特別,如今只剩下八戶人家,但是每年的內門南海紫竹寺觀音佛祖遶境時間一到,移居至外地的茅埔人,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回到原先生長的地方組成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茅埔宋江陣」。
茅埔人不僅開創了「世界第一陣」,也開創了「世界第一大轎路」。
第一大轎路
早期觀音佛祖遶境進入三平村茅埔後,隨即往回沿二埔走回內埔。茅埔人不希望觀音佛祖大轎走回頭路,於是開創了行經「山豬湖」,直通牛稠崙的一條長達五公里的堊地壯麗險要的山路,居民稱為「大轎路」。這條路平常沒有什麼車與人,路面彎曲、坡度陡峭,交通功能不彰,投資報酬率就更不用談了,就好像是平時給蚊子走的「蚊子路」般,但是為了要讓觀音佛祖走,這條路卻是鋪柏油的路面,使得觀音佛祖遶境活動的第二天行程順暢許多,面對堊地及壯麗險要的山路,香客、觀光客也常來一試。
如今,內門的最高學府實踐大學也熱情參與,今年還三度參加創意陣頭大賽,以觀光系同學為主力,當有人問,時尚觀光與陣頭傳承能並行嗎,實踐大學師生們大聲的說,一點也沒有問題,「這群年輕的練家子,個個身手不凡呢。」林義安說。
宋江陣的六大緣由
◆源自水滸傳宋江的攻城武陣
◆源自少林寺的「實拳」
◆源自戚繼光的「藤牌舞」、「鴛鴦陣」
◆源自鄭成功的「藤牌兵」、「五花操兵法」
◆源自福建漳泉地區的團練
◆源自清末台南府城的「義民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