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讀景 時代的痕跡

文與圖/阮義忠 |2016.02.18
1078觀看次
字級
台北北投區,2012年10月 圖/阮義忠

與圖/阮義忠

一位主修雕塑的研究生送來一張個展請柬,名為「家庭寫真」。攝影顯然成了他作業的重要項目,連碩士論文也大部分在談攝影,我還是論文的口試老師之一,多虧他的本科指導教授如此有包容力。

看著請柬,我不禁好奇:「乒乓藝術工作站?怎麼從沒聽過?北投區中央北路二段哪有什麼展覽空間啊?」學生回答:「那是個很奇怪的角落,在一個檳榔攤隔壁,大家都只看到檳榔攤,看不到它。」這條路我太熟了,經常從一段走到四段,印象中什麼都有,但絕對與文化藝術扯不上關係。它到底在哪裡?

我在腦海裡搜尋,想起這條路上曾有兩家有趣的店面。一是早餐店,老闆顯然是來自大陸北方的退伍老兵,對自己做的燒餅油條特別自豪,還寫了一個彷彿像是交通號誌的招牌,掛在你想不看都不行的位置:「燒餅有兩種,一種到處買得到,一種到處找不到。」他的燒餅,當然是後者,可惜的是,有天我想買來嘗嘗,卻發現店面已被檳榔攤取代。

另外一處讓我印象格外深刻。也不知是賣什麼的,整個門面就是透明牆,空蕩蕩的室內就像個大櫥窗,進出都由一扇玻璃門。玻璃上用白漆寫著「這裡住著一個女子」以及許多夢囈般的字句,就像是個孤獨至極的人,試著發出訊息給同頻道的人。有一回,門口小凳上,還放著一付繫著繩子的望遠鏡,彷彿在引誘路人窺探屋內的陰暗角落。等我帶了相機要去拍照,卻發現什麼都沒了,玻璃被洗得乾乾淨淨,又是一個等待出租的店面。

展覽開幕的那天,我從北投捷運站出來,放慢腳步走了半個多小時,為的就是研究一下,怎麼會老是錯過這個展場,找到地址才恍然大悟,原來正是那間待租的玻璃店面。之前我還以為有個精神失常的少女住在這兒,實際上卻是一檔觀念藝術展覽。

門還鎖著,可是裡面看得一清二楚,正是這位研究生的作品。我東張西望、努力找尋,可看來看去都是隔壁檳榔店的招牌,最後終於在玻璃門靠地面的鑰匙孔旁看到「乒乓藝術工作站」幾個字,小得不能再小,像道汙痕,只有蹲在地上開鎖才會發覺,別人絕對會以為玻璃門沒擦乾淨。

學生騎著摩托車,噗噗噗噗地載著他的學妹停在門前。展出的十張彩色照片中,較大幅的四張為四個不同家庭的櫥櫃珍藏。作品一掛,牆壁上頓時有如打開了幾個櫃子,裡面存放的每件物品,都代表了那個家庭不忍割捨的過去。

這個學生一向著迷於表現老物件,無論是透過攝影或雕塑,在論文口試時也表示,對他而言,老東西就代表著一個時代。我則是提醒他,任何物品之所以有時代感,是因為其中有人的生活痕跡,因此要設法挖出裡面的故事,而不是執著於物件本身的肌理、質感、顏色。

望著他認真布展的身影,我覺得,他聽懂了我的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