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台灣很多官員都是由皇帝指派的,派任的官員也多是一些被貶官或不受寵的人,而朱山就是這些因素被貶謫來半線當知縣的官員(半線為今天的彰化地區)。圖/泱汀
文/張馨文 圖/泱汀
古時候,台灣很多官員都是由皇帝指派的,派任的官員也多是一些被貶官或不受寵的人,而朱山就是這些因素被貶謫來半線當知縣的官員(半線為今天的彰化地區)。
朱山雖然來到這裡,卻不因被貶而失志,也不因此反向的壓榨百姓,強取榮華富貴;相反的,他勤政愛民,努力的了解百姓的困境,因此獲得許多民眾的愛戴。
朱山對牢裡的二十七名罪犯感到好奇,得知他們都是因為生活困苦才犯下竊盜罪,內心十分不捨;因為這些案件既不是殺人,也不是放火,怎麼會判這麼重的刑?他當機立斷,一一放了這些人,並且給他們一筆錢過生活,犯人們非常感謝朱山的仁慈,無不感動的涕流滿面。原本治安就很好的半線,在朱山的治理之下,更是一片祥和。
七月半的前一天,突然有一個李姓婦人擊鼓伸冤,說她兩籮筐的雞不見了。本來她挑雞要去隔壁的村莊市集賣,希望能多賺一點生活費,誰知道一走到竹林時,肚子大痛,剛好竹林內有一間茅廁,她就把兩籠雞放在門口,就進去蹲廁所了。豈料,大解完後雞全都不翼而飛,她哭著請縣老爺幫她主持公道,但雞沒有名字又長得一樣,應該怎麼找呢?
朱山問李婦:「妳可認得妳的雞?」李婦很有自信的回答:「當然,我都有做記號,而且我養的雞都會聽我的口令。
朱山弄清楚始末後,要求先公審茅房裡的兩塊踏腳板,同時也引起公堂外的百姓們哈哈大笑,這時朱山板起臉來大罵:「是誰?膽敢在公堂上嘲笑本官?」此時大家趕緊閉嘴,靜候官差把茅房裡的踏腳板送來。
有一句話說「人未到,聲先到」,想不到踏腳板都還沒有進到公堂內,就已經臭氣沖天了。眾人捏起鼻子,但只有朱山不以為意,煞有介事的問:「臭踏腳板,現在你是唯一的證人,李婦說她放了兩籮筐的雞在茅廁門口,可真有此事?」眾人一聽,覺得實在太荒謬,哈哈大笑起來,而且都笑到不能自己。朱山大怒,高喊:「擾亂公堂者,統統抓起來!」官差聽令抓人,眾人紛紛求饒,此時朱山竟然說:「可以饒了你們,但在天黑之前,你們每一個人都要送一隻雞給我,每隻雞都要綁上你們的姓名。」
果然,還不到黃昏之時,公堂裡已經是滿滿的雞了。朱山見此狀,問李婦:「你真的能認出自己的雞?」李婦專注的在一堆雞中尋找,最後終於被她找到。她用慣用的口令呼叫她的雞,果然如她所說,確實聽得懂她的口令!於是朱山知縣立刻將送雞來的人押上審判,也還了李婦兩籮筐的雞!
親愛的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要占為己有,也許東西不大,我們會覺得這又沒有什麼,但其實已經犯了竊盜罪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