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台中的某一個村莊,李員外和農夫阿員都不約而同在這一天嫁女兒,但李員外的女兒嫁妝好幾牛車,阿員的女兒只能坐著破轎子。說也巧合,兩支迎親隊伍在路上迎面而來,有錢人家的媒人大喊:「停轎,停轎,喜沖喜,請兩家新娘下轎換頭花。」圖/泱汀
文/張馨文 圖/泱汀
從前在台中的某一個村莊,李員外和農夫阿員都不約而同在這一天嫁女兒,但李員外的女兒嫁妝好幾牛車,阿員的女兒只能坐著破轎子。說也巧合,兩支迎親隊伍在路上迎面而來,有錢人家的媒人大喊:「停轎,停轎,喜沖喜,請兩家新娘下轎換頭花。」
春玲是李員外的女兒,身上穿金戴銀,準備嫁入隔壁的張家;阿員的女兒玉蘭可沒這麼好命,只能嫁個和他們家一樣窮的人家,哪還有什麼嫁妝呢!玉蘭很不好意思的跟春玲說:「我們家很窮,我的頭花不像妳的頭花這麼漂?」她講完時,春玲看了一下她出嫁的行頭,真的很寒酸,內心覺得很不捨。
春玲從袖子拿出一袋錢給玉蘭,說:「這個給你。」玉蘭不敢收,伸手要退還給春玲,但春玲說:「我的嫁妝這麼多,真的不缺這點,你把這些錢存起來,以後一定有用!」善良的春玲,其實不知道這些錢已經足夠讓窮人家拿去做個小生意了。
過了十五年後,玉蘭夫婦受了春玲的饋贈,做生意賺了不少錢,開了兩間餐廳,夫妻倆人的感情也非常的好,他們都非常感謝春玲。有一天,他們的兒子阿強從門外衝進來,大叫:「門口有一個女人好臭喔!」玉蘭趕緊出去看怎麼回事,原來是一個女乞丐餓癱在她們店門口,玉蘭不捨,蹲下去問道:「這位大姐,妳很久沒吃東西了,是嗎?」乞丐虛弱的點點頭,玉蘭扶起她,說:「我扶你進來店裡,我煮碗麵給你吃。」
乞丐搖搖頭,說:「妳可以多給我一點嗎?我的兩個孩子在家,很久沒吃飯了。」從小家裡就很窮的玉蘭,突然覺得好心酸,她仔細看了一下女乞丐,覺得很眼熟,問:「請問這位大姐怎麼稱呼呢?」乞丐說:「我叫春玲。」玉蘭驚嚇的大叫:「春玲!你不是嫁到有錢人家嗎?怎麼會變成這樣?我是玉蘭,你還記得嗎?」
原來,春玲嫁給一個不務正業的公子哥兒,沒幾年就把家產敗光了,人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春玲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孩被債主趕出家門,四處流浪,苦不堪言。玉蘭夫妻懂得知恩圖報,立即將春玲一家接回來照顧,並把第二家店送給春玲。春玲又難過又感恩,但玉蘭說:「我阿爸說:『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當年要不是妳給我那麼多錢,我們夫妻恐怕也只能窮一輩子,這家店是妳應得的啊!」
雖然我們布施是不求回報的,但種下好因緣是人生必要的學習,因為我們要相信善有善報,結善因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