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泱汀
遠在清朝時的某個夏天,大甲溪下游的村莊被暴雨襲擊,被悶在家裡多日的家庭主婦們,一看到天氣放晴了,就拿出髒衣服到溪邊清洗,阿福嬸和阿珠兩個好鄰居毗鄰而坐,兩人邊洗邊聊天。
圖/泱汀
遠在清朝時的某個夏天,大甲溪下游的村莊被暴雨襲擊,被悶在家裡多日的家庭主婦們,一看到天氣放晴了,就拿出髒衣服到溪邊清洗,阿福嬸和阿珠兩個好鄰居毗鄰而坐,兩人邊洗邊聊天。
文/張馨文 圖/泱汀
遠在清朝時的某個夏天,大甲溪下游的村莊被暴雨襲擊,被悶在家裡多日的家庭主婦們,一看到天氣放晴了,就拿出髒衣服到溪邊清洗,阿福嬸和阿珠兩個好鄰居毗鄰而坐,兩人邊洗邊聊天。
突然「啊!」的一聲慘叫,引來大家的注意。阿福嬸無意間發現上游有一個大型的漂流物,直覺是一具屍體,見到這個狀況,大家不禁跟著驚慌起來。膽大心細的阿福嬸一步步靠近察看,才發現原來真的是一具女性水流屍;心慈的阿福嬸不忍屍體漂浮水面,趕緊找丈夫阿福來幫忙。阿福一聽到有人落水身亡,召集了鄰居扛了一塊門板前來,村裡的男人們同心協力的將這個屍體撈起,帶回村裡的廣場暫放。
正當大家為此屍體感到手足無措時,阿福說:「好啦!死者為大,大家這樣一直討論下去不是辦法,既然被我老婆先發現,不如就由我們替她辦後事吧!」阿福夫妻言而有信,為這位無名屍辦了喪禮,讓她入土為安。
經過了十幾年後,阿福夫婦唯一的十六歲女兒竟然生了怪病,每到下午就會全身痙攣,遍訪名醫也沒改善。直到有一天,村子裡來了一位行腳的年輕大夫,醫術好又不收費,阿珠想起了阿福嬸女兒的怪病,就趕緊衝到她家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就這樣,阿福嬸母女半信半疑的去就醫。少年大夫把完脈後,不僅將她的病況和發作的情形非常精準說出來,還開了藥請她們回去定時服用。經過幾天的調理,阿福嬸的女兒已經不再發作了,而阿福一家人為了感謝大夫,特地邀請他去家裡吃飯。
少年大夫才一進到阿福家,就發現兩個神龕,走近一看,才發現其中一個寫著無名氏的牌位,一旁還放著一件藍色布衣和一對耳環,少年大夫頓時淚眼盈眶,問清楚原由後,立刻跪下磕頭,哭喊著:「阿母,兒子不孝,我來接您回家了!」
原來,這位少年大夫還不會走路時,父親就因病過世了;他八歲那年,因為發高燒,擔憂的母親無視大雨,竟外出採草藥想幫他退燒,可是卻一去不回。年幼無依的他,轉交給舅舅扶養,進而跟舅舅學醫。學成後,他向佛祖立下誓願,日後必將四處義診,一邊救人一邊尋找母親消息。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總算如願了。
親愛的朋友們,人家都說「好心有好報」,阿福的善心救了他的女兒,而少年大夫善念,讓他找到失蹤母親的牌位,彌補了人生的缺憾,所以說,善心善念真的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