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借鏡日本 你做好地震防災嗎?

文╱陳世昌(資深媒體人) |2016.02.18
1466觀看次
字級

台南發生大地震,災情超過預期,政府下令徹查大樓倒塌的原因與責任,媒體一片鞭撻聲響,冷靜思考,不禁要問:自身是否做好防災準備?

我在日本採訪過兩次大地震。一次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發生於日本關西地區,規模為芮氏七點三級的阪神大地震,受災範圍以兵庫縣的神戶與淡路島為主,第二大都市大阪也受波及。那次地震有六千四百餘人罹難,高架的阪神高速公路像一條皮帶,傾倒路中央,至今記憶猶深。

二○一一年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震度高達芮氏九級,死亡人數一萬五千人,二千六百人失蹤。這次地震給日本東北福島、岩手、宮城三縣帶來嚴重建築物損害,更因海嘯衝擊核能電廠,造成核電廠爆炸,堪稱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災害。

兩次地震災我都趕赴現場。災民很早就被教導會有大地震來襲,家家戶戶都做好防災準備,甚至一旦緊急狀況,他們要到何處避難,都安排妥當。

福島地區民眾,從小父母就告訴他們,發生七級以上地震,要趕緊往山上跑,因為強大的海嘯緊接而來。這是半世紀前,他們的父兄曾經遭遇過類似大地震,留給了他們的教訓。

他們建了很多五公尺高的塔樓,一座號稱「海上萬里長城」的海堤也建了五公尺高,據說就是地震帶來海嘯高度約五公尺。「記取前人教訓,為後代留下防災之路」,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日本人自小接受「自我防災」訓練,真正發生大地震時,就能按照深植於心的順序避難,讓大地震後的混亂減到最低。

在仙台一處小學避難所,一名老嫗告訴我:「地震是日本人的宿命。」為了對抗天災,日本人很認命地準備防災。像這所小學,就是每年防災訓練時指定的避難地點,一旦地震發生,民眾拿著簡便的避難包拔腿就跑,大家很「制式」地跑到避難地點。

九十多年前,日本曾發生關東大地震,造成致命打擊。那時起,每年九月一日關東地震發生日,全國舉行防災活動,由首相擔任總指揮官,事前假定「東海地區(或其他地區)發生大地震」,然後宣布成立救災總部,盡速救災。

日本人一板一眼防災訓練,他們都知道,只有參加防災活動,才會知道災害來臨,必須採取的所有步驟,包括家裡儲存的「防災包」必須準備飲用水、乾麵包、手電筒、電池、蠟燭、打火機、防災帽、手套、收音機等,都定期檢查,沒有人虛應故事。

缺乏正確消息來源,也會讓災民更恐慌。停電許多人得不到地震情報,心神不寧,收音機成了重要的消息來源,居民藉此獲得正確資訊。日本各村町辦公室設廣播系統,一有地震立即廣播地震的規模級數,穩定民心。

日本義工制度也是救災順利推動的助力。地震發生後,許多人流離失所,飢寒交迫,在災後的街頭流浪,大批訓練有素的義工進駐災區,維護災區秩序。

阪神大地震與福島地震發生後第二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團體數千人,趕到地震災區照顧災民,協助重建災區,這些非政府組織,成了日本救災最大助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