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大陸研究所教授)
一月十六日台灣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民進黨展現了前年九合一選舉的勝選氣勢,乘勝追擊,終於奪下政權,結果並不出人意料。
激情過後,大家關心的重點,自然是台灣民主及未來政局的發展,國民黨是否分裂,兩岸關係的變化,對區域安全的影響與中國大陸的可能反應。
從理性出發,對新總統蔡英文及民進黨來說,當前首要之務,是如何確保政權順利交接,新政府人事及權力的安排,對國會徹底掌握,對台灣新的政治生態及權力運作進行整合,同時收編各種有意投效或無力抗拒的社會組織與民間力量,為民進黨長期及全面執政做好準備。蔡英文拒絕馬英九所提二月一日起由多數黨組閣的提議就是個例子。
選後,蔡英文一再強調謙卑,傾聽與溝通,要回應民意,要努力解決問題,既然一切政治都是以內政優先,顯然新政府的首要施政目標還是改善民生,提振台灣的經濟,降低貧富差距,增加民眾的實質所得,加強投資與就業,合理化房價,縮減南北差距等等。
但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絕非台灣可以獨力完成,還要看國際政經局勢及中國大陸的發展情況而定,挑戰艱巨,不容樂觀。
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始終迴避九二共識,但承諾加強溝通,維持現狀,支持和平,沒有意外,不會挑釁,概括承受,相互尊重等等。簡單說,主觀上,蔡英文政府應該不會,而且北京、華府也不可能容忍台灣的挑釁行為;客觀上,她短期施政,應不會在兩岸問題上主動惹事,使處境更為艱困,但問題的癥結仍在。
回過頭來看,北京的態度和立場則是始終如一。九二共識是兩岸政治對話與互信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但大陸對於兩岸和平發展、兩岸一家親,共築中國夢,共同振興中華的政策,從來不曾改變。
主觀上,北京無意把兩岸關係從和平發展轉為對抗停滯;客觀上,大陸雖有能力,但沒有必要非把事情搞到不可收拾,於是在原則堅定,策略靈活的前提下,還是給民進黨預留轉寰的空間。
九二共識問題的核心在於一個中國,重點是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既然兩岸同屬一中,那麼反對台獨,一中一台,兩個中國自然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蔡英文的當選只是問題的開始而非結束,蔡英文總統五二○的就職演說將是個重要指標,中國大陸,美國及台灣民眾都在等待答案。兩岸關係未來何去何從,就看蔡英文要如何回應了。
台灣確實是個美麗寶島,最美麗的風景是人,但是太多的政治,藍綠統獨的惡鬥,讓人心力憔悴,大家如何集思廣義,共同走出當前困境,有待努力。有為者,盍興乎來。